韓逆子 作品

第105章 帝國新秩序下的抉擇

 昔日顯赫的世族門閥,如今已難以發出有力的聲音,唯有御史臺尚存一絲微弱的反響,然而其權限僅限於諫言,無實質性決策之力。

 實則,監察院的地位更為崇高,握有至高的權威。

 淳于越懊悔不已,他曾以為早朝是最後的決戰時刻。

 “早知如此,我應奮力一搏。”

 他暗自思量。

 荀子卻搖頭否定了他的想法:“你錯解了這場佈局,贏耀先以廉政風暴的雷霆手段開場。”

 他接著解釋,“你們慌亂,因為熟知帝國內幕的官員,其品行如何,眾人皆有共識。

 過去,大家默契地保持沉默,但現在,九公子打破了常規。”

 “九公子遵循的是帝國的法則,嚴格執法。”

 荀子強調,“我們卻被這突然的打擊打懵,無暇深思背後的深層含義。”

 “我們都低估了九公子,以及他身邊那些看似低調卻實力強大的人。”

 荀子補充道,言語中帶著一絲敬佩。

 贏耀的行動果斷而無情,沒有給世族和百家任何救援的喘息之機。

 整個首都咸陽被嚴密封鎖,連偏遠的間都亦牽涉其中。

 將閭心中雖滿是不甘,但在高政的鐵腕下,他不得不遵從,否則叛亂之罪將難以逃脫。

 他知道,這是高政為他留下的生路,如果私自放走任何人,那等待他的將是死亡。

 回到京都已有一年多,他對這位神秘的九弟的策略有了深入理解。

 九弟行事嚴謹,始終遵循帝國的規則,一旦逾矩,後果立判。

 公子武感嘆:“這是父皇對我們能力的考驗。”

 他明白,儘管少府職位未變,父皇的滿意並未減少。

 同樣,二哥的守備職務未受觸動,表明父皇對他的信任依舊。

 贏耀的舉措正是父皇的意圖,選擇站在世族和百家一邊,意味著他們的生涯將止步於此,甚至可能面臨囚禁。

 至於死亡,只要他們不觸及那條不可逾越的底線,贏耀通常不會輕易取人性命,就像他對胡亥的寬容一樣。

 將閭冷笑:“這些世族,只認利益,何來忠誠。”

 他並不怨恨師尊王翦,畢竟王翦曾為他築起防護網,保他性命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