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逆子 作品

第132章 未來,贏耀將會自行規劃。

 原本蕭何和陳平的例子在前,按理說,大秦的潛在人才應該趨之若鶩,投奔九公子府。

 一旦他成為儲君,地位將無可動搖。

 在這個局勢日益清晰的時代,任何人都明白,未來的秦朝皇位非他莫屬。

 “我這次算是被韓信算計了,他不僅拒絕了我的善意,還讓我的計劃受阻。”

 贏耀語氣中帶著一絲慍怒。

 秦王政一聽,便知兒子心中已萌生殺意。

 對於這位王子,天下無人敢違逆其意願。

 既然有人選擇挑釁九公子的權威,以此為榮,那此人無疑是愚蠢的,他們仍陷在舊有的權力法則中無法自拔。

 如今,王子制定的新秩序,才是秦朝乃至世家、諸子百家應遵循的法則。

 違背者將面對他雷霆般無情的制裁。

 白起含笑開口:“九公子所言極是,既然韓信不知好歹,那就應當除之而後快。

 不能為我大秦效力,寧肯成為他人附庸,也是罪有應得。”

 秦王政贊同地點點頭:“說得對,我大秦不能再容忍這些背叛者苟延殘喘。

 既然兒子有此決斷,那就讓他處置吧。”

 掌握兵權,虎符在手,贏耀的行動力已經充分展現,這正是他滿意的舉措。

 並非是贏政吝嗇兒子的饋贈,而是他有意讓贏耀自我積累。

 軍事層面的事務,贏政早已放手讓贏耀全權處理。

 如今,贏政手中的鐵鷹精銳,猶如他的私人親衛隊,由威震天下的秦昭武安君白起領軍,實力不容小覷。

 北方的戰事,尤其是匈奴的威脅,已被納入贏耀的職責範圍。

 待他成功平定匈奴,其地位將無人能撼,對國家的掌控也將更為穩固。

 此刻,贏政期待的是,軍方能無條件接受贏耀的調度,這正是他的終極目標。

 然而,贏政心中對贏耀能否震懾軍心有所顧慮,因為贏耀尚未在軍隊中展現出真正的領導風采。

 在內政上,贏耀的表現卓越,得到了廣泛支持,儘管尉繚、王和蒙恬的聲援,卻非贏政所願看到的局面。

 大秦自統一六國以來,已從王國晉升為皇朝,李善長的治理才能絲毫不遜於李斯,甚至超越王綰。

 然而,基於王綰和李斯的支持,贏耀並未有過更換人才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