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楠蘇伊 作品

23、第 23 章

    林滿堂和打井師傅回了小莊村, 約定過幾日過來砌井臺,打井師傅就帶著兒子和侄子離開了。



    挖完井,村裡大多數人家也都收完了莊稼, 接下來開始耕地種下一季。



    大多數人家種的都是麥子,不用太著急, 所以村裡人都等著村裡有牛的人家用完了牛,好借牛耕地。



    林滿堂這邊從磚窯場拉回幾車磚,村民們很快知道他要蓋房子了,張金水在村子裡吼了一嗓子,許多家都答應過來幫忙。



    頭一天晚上,張金水將答應幫忙的人都喊過來,李秀琴做了兩桌好飯好菜招待他們。



    她這次做的菜放足了大料,整了好幾個硬菜, 香味足以飄到十里外。



    這些人很久沒吃過這麼有油水的菜了, 一個個動作飛快,一盤菜端上桌, 只能看到筷子在桌子上動來動去的殘影。



    為了讓大家盡心幫忙, 林滿堂甚至還打了一罈散酒。



    大夥一邊吃飯喝酒一邊吹牛打屁, 好不快活。



    劉翠花見二弟家這麼省得下本, 心疼得直抽抽, 在灶房幫忙時,一個勁兒埋怨李秀琴,“二弟妹,你怎麼這麼傻啊。居然這麼多肉菜。還給他們整酒喝。這要是喝大勁,耽誤明天開工,我看你們怎麼辦?”



    李秀琴好脾氣笑道,“沒事兒, 只有一天。下次再想喝酒,得等到上樑那天了。”



    劉翠花又滔滔個沒完。說他們不該準備那麼好的高粱。還把皮都磨掉了,這跟細糧也沒什麼區別了。



    李秀琴只能在邊上打岔,讓她多做些活。



    可劉翠花也是個能人,人家幹活也不耽誤說話,依舊說個不停。



    李秀琴受不了有人在她耳邊這麼嘮叨,忍了又忍,最終實在忍不了,壓低聲音道,“大嫂,你別說了。要是外頭人聽到,本來很感激我們家飯菜好吃幫我們好好蓋房子。聽到你這話,估計會大打折扣的。既然錢已經花了,咱們就要讓這錢花得值。所以你就當給我個面子……”她想說‘閉嘴吧’,又覺得不合適。好歹人家也是過來幫忙的。不能不給面子,她只好將切了一半的黃瓜塞到對方嘴裡,“你就吃根黃瓜吧。”



    劉翠花細細一想,這話倒也有點道理。得了,



    下回沒人的時候,她再提醒。



    一頓飯吃完,李秀琴累得手疼腳疼。劉翠花見她累成這樣,嘆了口氣,出去幫她收拾碗筷。



    好傢伙,一桌十幾盤菜,居然一點都不剩。這胃口夠大的呀。



    沒能撈到剩菜的劉翠花失望不已。



    李秀琴見此,從旁邊的櫃子裡取出幾樣菜,“大嫂,這裡還有呢?”



    她才不會委屈自己。



    這些菜可是她特地留給自家人吃的。



    雖然他們不能吃葷,但是這些素菜也是用好油好料炒的,味道一點不比肉菜差。



    李秀琴叫了幾個孩子過來一塊吃飯。



    幾個孩子也是累得氣喘吁吁。



    尤其是林曉,額頭全是汗珠,碎頭髮都沾在臉上了,李秀琴以手作梳,簡單幫她把頭髮攏了一下,“你們幾個去哪玩的呀?怎麼全身都是汗?”



    林家以前的灶房是劉翠花的天下。林老頭之所以交給她,那是因為劉翠花最合他心意。她做飯做菜奉行一個標準,那就是省。而做出來的飯菜,用一個詞來形容最為貼切,那就是難吃。她卻不覺得這是缺點,要是她把菜做好吃了,那不就得多消耗糧食嘛。



    別看李秀琴做的是大鍋飯,但是她捨得放油放調料,飯菜水平比劉翠花好多了。



    幾個孩子吃得根本停不下來,根本顧不上回答他們的問題。



    林曉原本想斯斯文文吃飯的,但是他們搶菜太厲害了,她不得不也加入隊伍。



    夾好菜,她才顧得上回答她孃的問題,“我們去撿柴禾了呀。我爹說了黃豆杆可以肥田,燒了太可惜了。所以我就帶他們去撿柴禾。”



    李秀琴揉揉她腦袋,給她夾了一筷子菜,“好孩子。”



    林曉邊吃邊含糊道,“娘,你快別管我了,你也吃啊。”



    再不吃,菜就沒啦。



    李秀琴聽著直樂,這穿到古代,她女兒的飯量倒是比前世大了不少。



    第二日,太陽剛升起,村裡的壯勞力們如約而至。



    林滿堂認識的人當中,他大哥算一個,他大伯的大兒子林廣源算一個。他之所以認識林廣源,是因為對方聲音特別大。每天晚上他都會在家門口喊孩子,聲音大到全村人都能聽見。



    還有五個村民來他家拿過涼粉,至於其他人,他完全抓



    瞎了。



    人到齊後,張金水給大家安排活,挖地基的挖地基,和泥的和泥,拉磚的拉磚……



    事實證明,蓋房子並不比收莊稼輕鬆。



    林滿堂躲得了幹農活,卻躲不了蓋房子。畢竟他這可是為自己家蓋的。



    一天干下來,林滿堂整個人累脫皮了。他想起自己以前種地的日子,渾身上下哪哪都疼,骨頭都跟著打顫。他都佩服自己,他居然一干就是十幾年。也不知那時候的他是怎麼撐下來的。



    現在又體驗當初那段艱苦的歲月,渾身上下的骨頭都在叫囂著讓他趕緊罷工。



    可他不能不幹,他自家的房子,他要是不幹,明天這些人估計全撂挑子不幹了。



    林滿堂躺在床上疼得直叫喚,哼哼唧唧一副可憐樣兒。



    林曉心疼他,用小拳頭給他捶背。



    李秀琴端著熱水進來,讓林滿堂先泡腳,“累的時候,泡腳能夠緩解疲憊。”



    林滿堂將腳泡在熱水裡,才覺得自己活了過來。只是有些可惜,他家沒有浴桶,要不然他全身都能舒坦了。



    李秀琴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嘆了口氣,“誰不辛苦啊。我都多少年沒做過大鍋飯了。這一天差點沒把我累癱了。”



    負責做二十個人的飯菜,光蒸饅頭就得蒸兩鍋。再加上擇菜,炒菜。累得她到最後都拿不起勺子。



    也幸好有劉翠花帶著大哥家的大丫二丫幫忙,要不然她真得累趴下。



    林曉聽她也累,跑到她身後幫忙捶背,“爹,娘,這房子是為自家蓋的,咱撐過這個月,以後就能舒舒服服住大房子了,還是很划算的。”



    林滿堂和李秀琴對視一眼,齊齊笑出聲。



    就這麼持續了一個月。三間大瓦房,六間房子,一間灶房,終於蓋起來了。



    上樑這日,林家新房擠滿了人。



    前一晚是暖梁,在未建成的新房堂屋正中間位置擺上兩條長凳,再把“中梁”架在萬字糕上,然後中梁兩側分別繫上紅綠布條,紅布在大邊,綠布在小邊,一般東為大,西為小,再在中梁的正中間栓一朵紅布紮成的花。



    “暖梁”開始,林滿堂點燃鞭炮,在中梁下方點燃芝麻楷以暖梁。



    劉金水開始唱誦本地上樑歌。



    “文武百官二面站,子孫後代穿



    朝衣”



    “一杯酒來敬梁頭,文拜相來武封侯”



    唱完上樑歌,暖梁完成。



    正式上樑這日,吉時開始時,林滿堂燃放鞭炮,中梁兩頭栓下的長繩吊住梁住,木匠和瓦匠伴著張金水的吟唱,各提著繩子登梯而上。



    中梁提上來後,將它牢牢放在之前就做好的柱頭上。



    林滿堂將之前早就準備好的紅點饅頭,糖果,伴著張金水的唱湧灑向底下圍觀群眾。



    至此禮成。



    李秀琴特地買了二十斤豬肉,兩隻公雞,招待前來幫忙的村民。



    這一個月來,他們確實費了大力氣,一天三頓飯根本抵不了這份辛苦。



    雖然她沒辦法天天大魚大肉,但一次還是可以的。



    她做了蘿蔔燉肉、紅燒雜魚、炒時蔬三樣、蘑菇煨雞、酸辣黃瓜、栗子糕、虎皮花生、拌涼粉 、杏仁豆腐、大骨湯整整十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