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627章、穩字當先

    晉西省,實在是方晟不願意去的地方。

    回過頭想,幾個月前徐璃跑到渚泉“探親”,以她最討厭親密時光談工作的脾氣,居然難得耐心地講解了京都調遣沈直華去晉西的內幕,恐怕當時就考慮讓自己過去搭班子吧?

    再想想,早在黃海與於鐵涯較量,鄞峽與吳鬱明較量,百鐵與詹印較量,一路走來總在令人厭煩的鬥爭中度過,不知不覺間已有疲憊之感。

    鬥到何時才是頭啊?

    與於鐵涯較量,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基本與程庚明差不多止步於廳級;

    與吳鬱明較量,使他仕途硬生生被拖下來兩三年,原來與詹印並駕齊驅,如今落下半截;

    與詹印較量,表面上不勝不敗握手言和,實質詹印吃了不少暗虧,京都詹家更被白翎弄得顏面盡失,在圈子裡丟盡面子。

    沈直華呢?

    背倚西北地方系勢力,與駱老的保守系、詹家等走得很近,又有沈燃在小換界前急流勇退為支撐,穩穩當當成為一干中堅力量裡的領頭羊。

    為什麼一直強調沈直華的“穩”?

    在接受嶽首長談話的那天晚上,於家兄弟先後與方晟交心,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省部級及以上“穩”的重要性:

    愛妮婭以海歸身份回國效力,順順當當未受挫折做到申委書記奧妙在哪裡?擅長金融嗎?錯!

    也是穩!

    站在最高層看,方晟、竇曉龍、任厚明都屬於風格激進的領導,作風果斷,講究效率,雷厲風行,最大的特點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缺點呢,就是不太容易聽得進反對意見,有過冒進輕率導致方向性失誤,且過於前瞻的想法和規劃令人無所適從,產生很多爭議,如方晟的江業新城。

    朱正陽、詹印、吳鬱明則屬於長於秩序而經濟略遜,講究整體作戰和循序漸進,工作中有自己的思路、特色和創新。如朱正陽透徹研究京都政策,總能領先半步掌握工作的主動性;詹印擅長維穩,抓內部團結和黨風廉政建設毫不手軟。

    冉漢增、陳皎、孟大舟等又有不同,他們或激進或穩健,但都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關鍵時刻缺乏魄力和決斷,在京都領導看來歸咎於一點:心裡沒招。

    有招與沒招,在京都層面是很容易看出來的,這就是冉漢增遲遲無法再進半步、陳皎費盡心思才得以晉升的原因。

    但為何孟大舟卻得以高升呢?除了之前徐璃所說防止沈直華獨佔鰲頭外,還有個重要因素:

    孟大舟是沿海系內部唯一取得共識的領軍人物,此外竇曉龍、任厚明等新生代子弟都受到掣肘,難以平衡。

    如於道明上次教導,這回嶽首長也含蓄承認:京都領導把誰放到哪個位子都有很深遠的考慮,絕非外界想的那麼簡單。

    沈直華到晉西是重任在身,造假產業鏈一天得不到剷除,他一天別想離開晉西,就好像方晟空降原山的目標是確保固建重工改制成功。

    孟大舟接掌的隴山用體制內的話來說叫做“剷板見底”,特別在省領導班子層面經過嚴華傑不懈努力,朱正陽和竇曉龍暗中配合,抓的抓、判的判、逃的逃、死的死,是大局已定的態勢。接下來孟大舟只須抓好黨建和吏治,經濟方面放手讓朱正陽做,安安穩穩攢足資歷確保衝刺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