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往矣 作品

第九十七章 珍重一諾同行往

    “既然如此,比起去信賴別的什麼人,人最相信的終究還是自己。所以,我想試試自己親自動手,看看能否將這天下,變得不那麼糟糕。”

    承奕的解釋點到即止,但卿如許卻從他的神色中捕捉到了很多。

    他會做這樣的決定,除了有對大寧帝國前途命運的擔憂,興許也還有因為澄妃之死而對寧帝的恨,有對兄弟先行將屠刀揮向他的無奈,也有對自身毫無回手之力的憤懣。

    卿如許又問,“殿下想要的天下,是什麼樣的呢?”

    承奕道,“昔日我與皇兄皇帝聽太傅與蔡老講學,也曾回答過這個問題。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為帝君者,無一不渴望治國經邦,千秋萬代,一統天下。然而,帝王吉凶,與民同患,未有眾人皆憂而己能獨樂,眾人皆危而己能獨安者。”

    “本王只願有朝一日,文人不必死於逆耳諫言,武將不會亡於人心內鬥。含冤者可見明月昭昭,受辱者可蔽餐食溫飽。吾之天下,當為天地立正道,為萬世開太平。”

    卿如許聽得此話,心中震動,腦中一時間閃過許多人的面孔。

    柳戚,柳叔,季方盛,蔡老,安慈,聶三兒……

    以及,拂曉十七人眾。

    如若這天下變得不一樣,這些人的人生,或許,也會不一樣吧。

    承奕看著卿如許,問道,“卿如許,你呢?你想要什麼?”

    卿如許轉過頭,緩緩道,“飲醉讀書二十載,託身烏紗寄青天。殿下,我能走到今日,蓋因心中尚有難平之事,難消之恨,即便血灑半途,亦不能瞑目。”

    承奕望著她,鄭重道,“汝之所願,必將得踐。”

    半晌,他伸手抬手撫上腰間,將佩戴的玉璧取了下來,遞到卿如許面前。

    “這是母妃留給我的遺物,給你——”

    “作為你我立約的信物。”

    承奕的掌心,放著一枚玉璧,通身如羊脂般雪白,做成了如意扣的形狀,其中蘊含了澄妃對承奕的畢生寄託與厚愛。傳入承奕手中後,這玉璧,亦承載了承奕對他母親宛如赤子的敬愛之心。

    便是承奕此生最為珍重之物。

    “你許本王這大寧天下,本王亦許你恨必消,債必償,所求皆應。”

    卿如許抬起手,鄭重地接過那枚玉璧。撩袍下跪,朝承奕一拜。

    “謝殿下。臣卿如許必踐行諾言,為此約,百死不辭。”

    從此往後,他們便是攜手並肩的同伴。

    任他風雨如晦,鬼怒風嘯,謹此一諾,必與君同行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