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這是麵包

    和孫飛明告別,趙雪瀅步行回家。

    路上想起孫飛明的事,才能明白高嫂子對四柱未來的焦慮和擔憂。

    說實話這時候的農村孩子,真的沒有出路。

    考大學?

    別逗了,去聽聽那些國語都說不明白的老師是怎麼教孩子的?

    能識字已經是極大的本事了,何況語數政?

    現在的大學都是工農兵大學,不用考,用推薦。

    工農兵,好歹裡面有個農吧?

    還是想太美了。

    名額是有限的,高幹子弟不用考試直接入學,家裡條件好的,有親戚在體制內的,都是最先擁有名額的。

    既然有個農,那不可能完全沒有農村人,可農村還有很多知青以及村幹部。

    真正的普通人除非表現特別突出,被公開表彰,在上面掛了牌的才會被推薦出去。

    就比如劉悠悠,以一手好農活在知青隊伍裡脫穎而出,一掃知青嬌氣不能吃苦的形象,這麼典型的人物,一番報道,影響打出去,名額妥妥的到手。

    四柱他們行嗎?

    他們是農民的兒子,幹活利索不是應該的?

    那還有什麼能脫穎而出的本事?沒有!

    總之名額不一定能落到村裡,畢竟整個縣城管轄內那麼多鄉鎮,黨莊村有什麼特別嗎?曾經的根據地?

    這麼好的名聲也不過是給那些有需要的知青一個鍍金的機會罷了,對當地人來說,不能吃不能喝,什麼都不是。

    不能上學,不能打工,就只有一條出路能夠逃離圈在土地上苦一輩子的命運,那就是當兵。

    還不一定招的上,好歹也是一點希望。

    這就是四柱這麼大的孩子唯一的出路。

    理智上是明白的,經過多年戰爭的郭嘉,發展有困難。

    不僅自身困難,外部環境更是難上加難,四周鄰居不安穩,遠處也有虎視眈眈大國盯著你,恨不能咬下一塊肉去,就是趁你窮要你命。

    沒辦法也要往前走,那怎麼辦?

    剪刀差!

    一個影響了當代以及後代農民生活地位,卻成全了郭嘉的工業化,城市福利待遇的策略。

    兔子是一個農業郭嘉,農民是絕大多數,種糧,上繳,再出口換成其他方面發展所需,郭嘉就是這麼成長起來的。(這裡不多做說明,感興趣可以自己查,總之,細品吧,太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