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八百四十章 三戰三敗

  你要這麼想,你就錯了。董卓、北宮望、波才,都嘗試過!結果了?他們遇到了一支如狼似虎的強軍,比沒受傷還強。

  士卒們壓抑的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後果極為嚴重。久而久之,誰也不敢對定邊的傷兵營下手,因為他們等若一個主力營。

  重傷的士卒和陣亡士卒的屍首,會在第一時間被運回宛城,得到最妥善的安置。後勤的強大,體現在各個方面。

  輕傷士卒組成的傷兵營,戰力不下主力,那麼,重傷士卒呢?

  攻擊南陽,葉信徐庶是有的放矢,定邊軍的後勤,做了充足的準備。但並不是所有的戰鬥皆是如此,有完備的後方與後勤。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兗州之戰,陷陣一軍突入敵軍境內,進行無後方作戰。那種情況下,只有到了最後一戰,才會有重傷員。

  令郝昭扼腕的具寧,用三百士卒,阻擋李典的萬餘大軍,為一軍爭取加固城防的時間。三百士卒之中,有一半是傷員。

  戰士的信念,軍人的榮耀,會讓他們極為自然的選擇,將生存希望留給同袍。自己則會戰鬥到最後一刻,完成職責。

  以至於兗州之戰打到最後,看見陷陣一軍和蛟龍軍的屍體,曹軍都不敢立刻靠近。生怕他們就是在等著,出手的時機。

  傷殘不死,失去戰力的定邊軍士卒,在戰場上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一般狀態下,他們會得到敵軍妥善的治療,找機會送回。

  送回定邊軍,你可以得到金錢,軍械,甚至是戰馬。葉歡在此毫不吝嗇,說道做到,而他的名聲,就是最大的保障。

  當然也有殺紅了眼,不管不顧的。那麼,在今後的戰鬥中,你會遭受到定邊軍無窮無盡的報復,手下絕不會留情。

  降級?殺頭?能比得上為戰友報仇?左元就是最好的例證。

  定邊軍付出了八百傷亡,那李典的陳留營呢?退守寧水,趙彤統計出來的傷亡,將近兩千,且傷者,不會超過四百。

  你給我一刀,我反手就是一劍,你給我一槍,我反手就是一矛!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這麼想,你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