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油月半 作品

第74章 漢朝要建高架路

    第七十四章 漢朝要建高架路

    建造能讓兩輛馬車並行的道路,不難。

    難的是,要建造一條從建章宮到未央宮的專屬道路,能滿足皇帝隨時出行,並且不擾民。

    林秋決定用後世的建築理念,從空中建一條路,就和後來的高架路差不多。

    皇帝可隨時在上面來回跑馬,而百姓可以在下面隨意行走,互不干擾。

    這條道路被稱為輦道,就是皇帝大輦的專用道。

    這在漢朝可是一個新的思路和玩意,因為當時大量木製結構,要承擔這麼大的重量,橫空做一條車道出來,是不可想象的。

    對林秋而言,自然是有辦法的,在隱蔽處他又一次祭出了鋼筋,有了鋼結構,還有什麼辦不到呢?

    不過在明面上,他還是遵從漢朝的習慣,大量運用了木材,漢朝的這些木頭又大又好,到處都是砍不完的森林,原料有保證。

    漢武帝劉徹經常來工地視察,看到林秋他們用的這些技術手段,每一次都令他驚詫莫名。

    不過武帝畢竟是胸懷大志的皇帝,他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將林秋的這些裝備,變成他軍隊裡的武器。

    林秋明白他的心思,心道自己參加戰爭,無不都是順便而為之,自己主要還是包工頭,要完成系統任務為主,要把我的人和設備,編入你的軍隊,那是不可能的。

    工程一天天的進行,速度之快,顛覆了漢朝人的腦袋,明明城郊外大片的空地,沒幾天工夫,已經有點雛形的樣子出來了。

    但是有一點林秋沒想到,工程上還是出了點問題。

    咸陽城西邊的山裡,一直是主要木料的供應地,但是在龜茲車兒偷襲的那場戰鬥中,文帝命令手下火攻,一把山火將那裡半個山頭的樹都燒了。

    一直到此次林秋再來,這些樹都沒長成氣候,所以木料就要從更遠的地方去找。

    建章宮修建的空中大輦道,考慮到強度問題,需要大量紫檀木做鋪路木板,而這個只有在遙遠的西南大山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