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667章 到底有多少人?

    “這……如今南洋水稻在山南道和江南道得到了大規模的種植,嶺南道也有人在種植南洋水稻,糧食價格已經比貞觀初年下降了三成,想來許多百姓都不用擔心餓死,所以各州的戶數肯定是在增加的,但是具體增加了多少,還需要再確認。”

    唐儉的祖父唐邕,曾經擔任北齊尚書左僕射,父親唐鑑,是隋朝的戎州刺史,妥妥的世家子弟。

    再加上他自幼就跟李淵和李世民相熟,所以仕途算是非常順利。

    不過,這也導致一個毛病,就是他對基層的東西,相對缺乏瞭解。

    “不用擔心餓死?唐尚書,戶部對百姓的期待,就是不餓死嗎?”

    李寬聽了心裡覺得有點不舒服,忍不住刺了唐儉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許多官員潛移默化之下的想法。

    雖然李世民也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的觀點,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大唐的這種觀念,還是非常難的,

    在他們看來,百姓都不用擔心餓死,不用擔心凍死,這就是聖人描繪的理想世界了啊。

    怎麼?

    你們還想著百姓能夠天天吃肉嗎?

    “楚王殿下,你是沒有見過百姓易子而食的慘景,如今大唐的百姓能夠不用擔心餓死,這已經是千年來稍有的富足場景。陛下雄才大略,有無人可敵的經世之才,這才有了大唐如今的局面。怎麼,楚王殿下是覺得還不滿意?”

    唐儉跟李寬沒有特別多的交集,以唐家在大唐的地位,也不怕李寬。

    再加上剛剛李寬明明有諷刺他的意思,所以直接就懟了回來。

    “陛下雄才大略,風采絕頂,這一點,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但是不用擔心餓死,大家就滿足了嗎?說實在話,我覺得大家的要求也太低了一點吧?”

    李寬有點無奈,本來是討論人口數量問題的,怎麼說著說著就變成餓不餓了呢?

    “哦,寬兒那你覺得怎樣才能滿足?”

    李世民也忍不住問了一句。

    很顯然,他剛才應該也是認可唐儉說的話的。

    “陛下,微臣前陣子剛剛提出來的貞觀十六年的施政綱領,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您還記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