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

    文登碼頭比一年前寬廣了不止一倍!

    以前是隻有東海漁業的船隻停泊在這裡,現在是長安來登州的登州出海捕魚回來的,每天都有船隻絡繹不絕的停靠、離開。

    碼頭上單單依靠替船隻裝貨、卸貨的幫工,就有一百來號人,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東海漁業旗下的曬鹽場,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單單鹽工就已經有超過一千人;由於精鹽沒有直接販賣,所以其他船隊捕撈回來的魚獲都統一賣個鹹魚作坊。

    當然,這種局面肯定是暫時的,在鹽場幾里外,同樣的曬鹽場,已經有好幾家在建設中了,可以預料到,在不遠的將來,登州將成為大唐最大的產鹽地。

    鹽業作坊的鹽工數量很多,但是蠟燭作坊的幫工數量卻是更加嚇人。

    由於鯨油需要從油脂裡面提煉,加工成蠟燭的話又還需要在模子裡面成型,一隻鯨魚就能製作幾十萬跟蠟燭,需要的幫工數量就非常嚇人了。

    “王爺,這一片全部都是蠟燭作坊的區域,左邊是提供給外地幫工居住的屋子,右邊是倉庫,後邊是加工區域,目前整個蠟燭作坊容納了超過一千兩百名幫工,如果後續鯨魚的捕撈數量增加的話,那麼蠟燭作坊的人手也還要增加。”

    王玄策一臉自豪的給李寬介紹著作坊的情況。

    這半年來,登州可謂是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

    “總共在我們各個作坊幫工的人有多少?”

    對於有後世眼光的李寬來說,就業率是一個十分需要關注的東西。

    登州府原本並不是一個多麼大的州府,所有的人口加起來也就幾十萬人,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各個村裡的農戶,居住在城裡的人不超過三成。

    “王爺,直接在王府產業裡的幫工大約有五千人,不過如果算上其他各家的作坊,登州府在作坊裡面幹活的人數應該超過了一萬人。”

    “這麼多?”

    “木頭作坊、帆布作坊、漁網作坊、打鐵鋪子以及其他家的曬鹽場、造船作坊……總共容納一個幾千人,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