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210章 熱鬧的南洋

    說到王大力和阿南,尉遲環也對他們的運氣表示佩服。

    蒲羅中附近的島嶼,不是沒有人去哪裡探險。

    但是過去的那麼多年,誰都沒有發現這座露天煤礦。

    結果人家只是隨手買回去種植橡膠,結果卻是成為了一個大礦主。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

    “尉遲都督您方便告訴我這兩名唐人的具體情況嗎?我先明天找個時間也去採訪一下他們。

    我相信大唐的百姓對他們的故事應該是充滿興趣的,一旦在《大唐日報》上刊登了他們的事蹟,說不定可以引起一輪新的出海熱潮。”

    文達明的新聞敏銳性是非常強的。

    很顯然,普通唐人出海之後成為家財萬貫的富翁,這絕對是大唐百姓喜歡看的故事。

    如果這兩唐人在長安城還有比較多的朋友,經過他們的口口相傳之後,這個故事的影響力將會更加上一個臺階。

    “沒問題,他們如今就在蒲羅中內城裡頭,我等會告訴你一個地址,明天就說是我介紹你過去的。要不然他們不一定願意見你。”

    尉遲環很清楚現在王大力和阿南的顧慮。

    人怕出名豬怕壯。

    他們剛剛拿到幾萬貫錢,自然害怕有人打他們的注意。

    所以這幾天都過的非常低調。

    在內城購買了一處院子之後,幾乎足不出戶,想要等這波熱潮儘快過去。

    ……

    造紙術不是什麼秘密,許多國家現在都能自己製作紙張。

    但是快速、低成本的製作質量上乘的紙張,這就是一個秘密了。

    現在除了大唐,還沒有哪個國家掌握這樣的技術。

    換句話說,大唐的紙張,現在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在蒲羅中外城的一處院子當中,文達明跟尉遲環看著一張張紙張變成了一份份的報紙,心情也變得激動了起來。

    這段時間,文達明在蒲羅中待得很舒服。

    不過讓他遺憾的是,每天看到的《大唐日報》也好,《長安晚報》也好,基本上都是一兩個月以前的。

    這種時效性,肯定讓作為專業新聞人的文達明感到了不方便。

    所以在採訪了王大力和阿南之後,他靈機一動,再次來到了尉遲環面前,跟他提出了開設屬於蒲羅中自己的報紙的想法。

    尉遲環跟在李寬身邊做事,自然也知道發展報紙是一件有利可圖,掌控輿論的好事。

    只不過之前大家都習慣了看長安城過來的報紙,沒有想過要正式的開設報社,所以南洋這裡,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報紙。

    《南洋日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而今天頭版頭條上面,就刊登了王大力和阿南發家致富的故事。

    當然,平安貿易的錫礦,雖然已經喧喧鬧鬧的折騰了挺長時間了,文達明還是專門為它留了一篇文章。

    “文郎君,這《南洋日報》以後可就交給你了。至於《大唐日報》那裡,我已經寫信讓人帶回去,到時候楚王殿下也好,駱賓王也好,應該都會同意你留在蒲羅中的。”

    自己治下有了專門的報社,尉遲環的心情也是不錯的。

    看著一堆堆的報紙被裝上了馬車,準備運往各個地方售賣,尉遲環覺得蒲羅中跟長安城更加相似了。

    “沒問題,我會盡快培養屬於《南洋日報》的寫手,吸引更多的大唐士字來到南洋。今年開始,長安城各個書院都開始擴大了招收學員的規模,在好些州府,也開始籌劃修建新的書院,到時候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蒲羅中,讓這裡徹底的跟大唐融為一體。”

    文達明的心情也很不錯。

    寧為雞頭呀!

    在南洋獨自負責一份報紙,這種生活,也算是他夢寐以求的。

    從今往後,就不再只是單純的長安城往蒲羅中運輸報紙了。

    說不定,史書上還能因為這個事情留下一筆記錄呢。

    想到這裡,文達明臉上的笑容更加爽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