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零八章 工具人司馬光(2)

 趙煦對司馬光,和他為首的舊黨派系們,有著清楚的認知。

 這些士大夫們,都是站在嘉佑時代的岸上,看著滾滾向前發展的歷史大勢,渾身難受、無法適應的人,或者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的人。

 趙煦即位後,通過罷廢讓他們不滿最嚴重的市易法,保馬法,同時請回韓絳調整役法、青苗法、保甲法等。

 就是在緩和這些人的不滿。

 其實同時也是在掃清繼續改革的障礙!

 在現代留學十年後,趙煦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了一個事實——官僚壟斷經濟死路一條!

 特別是在大宋體制下的官僚壟斷經濟,尤其如此!

 是真正的‘怨歸於上,而利歸於下’。

 就拿市易法來說,市易法這麼多年,賺的錢大部分到底進了誰的口袋?

 三百萬貫裡,能有一百萬貫進趙官家自己的封樁庫嗎?

 趙煦感覺懸!

 三百萬貫,還不一定給朕分一百萬貫?

 還要朕去替他們抗雷?

 朕像是傻子嗎?

 索性就罷廢了!

 其他被罷廢的法令,大抵都是如此。

 好處沒多少,還惹一身騷。

 但剩下的東西,趙煦就不願意變動了。

 這既是因為,他是皇帝,會天然的維護自己的統治根基。

 而王安石的新法及其理論,就是現在大宋王朝的統治根基。

 也是因為,趙煦已經見過了大海的樣子,自然不會再留戀家門口的小池塘。

 儒家所提倡和吹捧的所謂三代之治。

 如何比得上,近現代的工商業大發展後,所帶來的物質豐富?

 更不要說,所謂三代之治,其實也不過是人為腦補出來的理想國。

 根本就不存在!

 而近現代的社會,卻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司馬光說的話,其實正中趙煦下懷!

 他正愁著沒有機會,推進大宋的制度變革呢——大家看啊,不是朕要動的,都是司馬光勸說朕做的!

 於是,趙煦道:“司馬公所言發聵震耳!”

 司馬光露出笑容來。

 “只是,皇考教誨,也令朕深思!”

 “皇考言:仁,所以愛人也!此孟子謂:君子遠庖廚之理也!”

 “於是唐太宗考課刑獄,庶免濫獄,德及四海,澤及鳥獸,乃有貞觀之治!”

 政治正確的話,可不止大臣能說,皇帝更可以說!

 司馬光的臉色停滯下來。

 他整理一下語言正想再說。

 趙煦已經搶在他前面說話了:“故此皇考曾親錄在京獄囚數次,令有司複核……”

 “朕本當效皇考之政,親錄獄囚,以決大辟!奈何,朕年幼,不知刑獄……”

 “今日聞得司馬公上書所言,見樁樁冤案……朕心甚慚!”

 這樣說著,趙煦就已經起身,走到殿前,對著司馬光拱手一拜:“若公不棄,朕想向公託付刑部、大理寺之事!”

 “以公之才幹,必可清獄斷冤,為天下百姓發聲……”

 司馬光人都傻了。

 他去刑部和大理寺,清理冤案?

 可他這輩子,根本沒有當過提刑官。

 現在叫他去管刑部、大理寺?

 他嚥了咽口水,在陳州的恐怖記憶浮上心頭。

 可是,天子親自拱手,託付他刑部、大理寺的事情。

 他能拒絕嗎?

 自然可以!

 因為在他之前,富弼、文彥博們就拒絕過類似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