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遼、夏戰略

 大宋正在對交趾,調兵遣將、部署準備之時。

 北方的遼國上京城中,一場御前經筵正在舉行。

 大遼的翰林學士、知制誥趙孝嚴,正在給皇太孫耶律延禧講解《論語》。

 大遼皇帝耶律洪基端坐在殿中帷幕,帶著大批的遼國貴族旁聽。

 這是一場,準備了兩個月的經筵。

 為了這一天,耶律洪基和皇太孫耶律延禧,都已經很久沒有睡好覺了。

 自然是準備充沛。

 於是,自然是對答如流。

 陪著耶律洪基一起聽講的遼國北院貴族們,都是紛紛稱頌皇太孫的賢明。

 特別是當趙孝嚴講到‘北辰居所而眾星拱之’的時候,耶律延禧當殿說道:“我聽說北極之下就是中國,那我如今所居之地,豈非北極?”

 群臣集體道賀,都說太孫賢明。

 趙孝嚴又講‘夷狄之有君’。

 耶律延禧也對答如流,更說道:“古時之匈奴、獫狁等不知禮法,不遵聖人之教,故此稱為夷!”

 “我大遼自太祖以來,修文興武,輕徭薄賦,用科舉取士,已自夷入夏矣!”

 “且我朝出自漢室劉姓,正合卯金之讖!”

 “豈不比南朝小姓更為正統?”

 群臣再次稱賀,並恭維起耶律洪基來。

 這讓耶律洪基忍不住得意的撫須點頭:“太孫所言甚是!”

 “我大遼方是真中國!”

 “南朝不過是一竊據神器之小朝而已!”

 “大抵不過是東吳、南朝陳一類……”

 群臣則紛紛附和,都說陛下聖明,有好聖孫,大遼基業萬萬年之類的話。

 聽得耶律洪基,龍顏大悅。

 於是,經筵就在這樣喜慶、祥和的氣氛中結束。

 經筵結束,耶律洪基就在殿中舉行了宮宴,招待群臣。

 耶律延禧則被奶媽帶回了大內。

 在宮宴上,耶律洪基趁機向群臣展示了,遣南朝正旦使蕭洽等人送回來的南朝皇帝贈皇太孫筆記。

 群臣如何不知耶律洪基的心思?

 紛紛稱賀,都說南朝雖有明君,可大遼也有聖孫。

 耶律洪基心情更是大好,於是多喝了三五盞。

 等到宮宴散去,耶律洪基紅著臉,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五院部、六院部的貴族們,也該歸心了!”他說道。

 今年正旦,因為馬上就能拿到三百萬貫的浮財的緣故。

 所以,耶律洪基開始了大撒幣。

 僅僅是賞賜給五院部、六院部的宗室貴族的財帛珍寶,價值就達到了百萬貫之巨!

 所以,那些貴族大臣,方才哪裡是恭維耶律延禧?他們是在對孔方兄恭維!

 在耶律洪基面前,他的心腹親信耶律迪烈說道:“陛下,夏太后再次遣使至西京大同,乞朝貢……”

 耶律洪基搖搖頭,道:“不見!”

 “這些党項羌蠻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過錯!”

 他回憶著過去數十年裡,党項人的所作所為,心中頓時有些厭惡。

 遼、宋、夏三方博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遼、宋強,党項人的西夏最弱。

 而宋、夏之間,連年交兵。

 以正常人的思路,党項人理當牢牢抱緊遼國的大腿吧?

 但,党項劍走偏鋒!

 從李諒祚時代開始,就一直對遼國進行著類似puA一樣的事情。

 雖然看似恭順,可每每遣使來朝、來見,卻總會明裡暗裡的威脅、暗示遼國——大遼要是不罩著我們,我們可是會和宋人議和了哦。

 搞得遼國,不得不耐著性子,對党項人安撫,常常大手筆的賞賜。

 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

 宋、遼加速接近,原本夾在中間,可以對遼、宋訛詐的党項人,一下子就失去了騰挪輾轉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