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前的雙方

 元祐元年三月戊辰(十一)。

 交趾思琅州知州劉引之子劉奇再至西平州,面見章惇,並獻上帶來的思琅州輿圖、戶籍冊以及交趾所賜思琅州知州、刺史等官印。

 劉奇將這一切獻上,就恭敬的跪在章惇面前:“蠻荒之人不識天命,不知大義,幸相公親臨教撫,使我思琅州上下,頓覺大義所在……乞歸大宋,永為宋臣!”

 章惇笑意盈盈的上前,扶起了劉奇,道:“汝父子能知朝廷大義所在,幡然醒悟,率眾歸明,朝廷必不會虧待汝等。”

 “吾將上表天子,冊封汝父為思琅州知州、羽林將軍、思琅州刺史。並封汝為三班借職。”

 劉奇大喜過望,立刻再拜:“臣父子寸功未立,便已蒙相公如此厚愛,朝廷恩德深如海呀!實不知該如何報答!”

 說著,眼睛都紅了起來。

 這些邊境上的侗溪土司,歷代以來有奶就是娘。

 或者簡單點——誰強,他們幫誰。

 在熙寧南征後,大宋王師打出了赫赫威名。

 如今,大宋西軍再次出現在邊境上。

 章惇又懷柔招降,甚至許諾了表奏其家族依舊世襲原職,同時朝廷還將大大封賞的政策後。

 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所以,現在不止劉家已經完全倒向了大宋。

 在另一側,和廉州、欽州接壤的交趾蘇茂州知州張訓,也遣其子張茂到廉州,獻表稱臣,表示——我們早就盼著王師打過來了!我們和交趾人不共戴天啊!請王師早早發兵,將我們從交趾賊的殘酷統治中拯救出來。

 而在昨天,另一位交趾北方大族,交趾門州刺史王靜,也派了代表到了西平州,表示——相公,我們王家早在大宋太祖的時候,就想內附了,乞永為宋臣,只要天子冊封俺們當門州刺史、知州,俺們就一心一意跟著大宋走。

 至此,宋、交邊境上,交趾人設置的五個邊境羈絆州,有三個在開戰前就已經倒向了大宋。

 只有七源州、廣源州,還在忠於升龍府。

 交趾邊境門戶頓開。

 思琅州劉家是第一個獻上輿圖、戶籍的家族。

 章惇扶起劉奇,柔聲道:“劉三班,一路辛苦了。”

 “且先下去休息吧。”

 一個三班借職,章惇自己就可以除授。

 這是他的權力!

 劉奇大喜,道:“恩相在上,請受末將一拜。”

 呦!

 還是個會打蛇隨棍上的主。

 章惇笑了起來,沒有否認對方的稱呼。

 畢竟,他除授的人,不就是他的門生嗎?叫他一聲‘恩相’理所應當。

 把劉奇安頓下去,章惇就來到了白虎節堂。

 他到的時候,狄詠、蘇子元還有田仕儒等人,正在一個被製作好的沙盤前,推演著敵我態勢。

 這沙盤是燕辰帶來的幾個工匠,在來到西平州後,通過詢問當地土司、商賈製作而成的。

 雖然可能不詳細,但大體地理地勢和敵我情形是明確了的。

 對宋軍而言,有了這沙盤,戰前就可以儘量的推導敵我態勢,同時在心中對當地地理有一個粗略的印象。

 章惇走進來,所有人集體行禮:“恭迎大帥。”

 章惇點點頭,走到沙盤前,命人將帶來的劉奇所獻的思琅州輿圖送去給那幾個匠人,以便豐富沙盤細節。

 做完這個事情,章惇就看著沙盤上的情形,上面已經被狄詠等人插好了一面面小旗幟,顯然他們剛剛已經又推演過一次戰事了。

 代表著大宋主力的御龍第一將的旗幟,已經插到了交趾七源州和廣源州的背後——北件城,截斷交趾太原和七源州、廣源州之間的聯繫。

 於是,整個交趾北方,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這個突出部,就像一塊點心,落入了大宋土司們的合圍和圍毆中。

 御龍第一將加上蘇子元的邕州兵馬兩千,田仕儒的思州兵馬一千五,以及廣西本路精選出來的精兵兩千,則將在北件對付來援的交趾主力。

 交趾兵出太原向北,必須走北件。

 這就是逼迫交趾主力,與宋軍決戰。

 從而一戰消滅掉交趾駐防在太原的主力。

 不誇張的說,只要打贏了北件戰役,交趾北方的戰事就將結束。

 廣源州的楊家、七源州的李家,能擁有的兵力是有限的,作戰決心也是有限的。

 一旦其陷入圍困,同時宋軍再將交趾援兵的統兵大將的腦袋,懸掛起來。

 他們自然會投降。

 章惇看向狄詠,道:“根據多方消息,交趾李乾德已遣其太尉李常傑出鎮太原,為江北諸州節度使。”

 “其麾下兵將,已有兩萬餘!”

 “再徵發青壯民夫,其軍勢可達數萬。”

 “若其從太原,全軍而來,將軍有信心在北件將之擊敗嗎?”

 狄詠抬起頭,自信無比:“經略相公旦請放心,我軍已經準備妥當。”

 “末將與蘇知州、田巡檢都已經商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