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我也能籤

 當天傍晚,兩宮簇擁著趙煦,駕臨內東門下的小殿,傳召翰林學士範純仁。

 旋即,宣佈鎖廳。

 整個汴京城的目光都注視了過來。

 在第二天的凌晨黎明時分,兩道宣麻制書,從宮中降出。

 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落翰林學士,拜授尚書右丞;御史中丞李常,落御史中丞,拜授門下侍郎。

 消息傳出,無數人驚訝萬分。

 鄧潤甫進入兩府,所有人都是有準備的。

 但李常李公擇?

 他配嗎?

 一時間,各種陰陽怪氣的話都有人說。

 甚至還有人私下鼓動給事中們,封駁李常的拜授制書。

 李常得知消息後,都快高興壞了。

 他最近一直忙著和張方平拉關係,想混進《元祐字典》編修局。

 這次宰執廷推,他本來都沒抱希望。

 在他看來,競爭對手太多了。

 他根本贏不了!

 卻不意,最終是他勝出!

 等到宮中傳出消息,原來是得票比他多的王存、曾孝寬、韓忠彥三人,因為缺乏州郡和路一級履歷被否了。

 這才讓執政之位,落到他手中。

 這讓李常大呼幸運。

 立刻就命家人,在家中準備香案,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傳旨天使。

 他本人則鑽進了書房,開始寫辭謝答表。

 得寫三份才行!

 一份給天子,一份給太皇太后,一份給皇太后。

 像這樣的流程是必須走的,而且還得認真寫,好好寫,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照抄標準答案。

 不然可能會被人認為不敬。

 ……

 李常在家中忙著寫辭謝答表。

 太皇太后派出的傳旨使者梁從政,已經到了曾布家中。

 白麻紙張開,梁從政對著跪在香案前的曾布,開始抑揚頓挫的念起來:“具官曾布,德度宏深,性資醇厚……可,落戶部尚書,特授依前官太中大夫,為端明殿學士,知揚州軍州事,恩例視同執政。”

 “臣布,謹奉德音,再拜謝恩!”曾布激動的再拜稽首。

 然後上前接過詔書,家人立刻將早就準備好的一撂交子塞到了梁從政手中。

 交子現在因為信用已經建立,所以迅速的佔領了官衙。

 無論是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還是現在這種慣例的‘車馬費’,交子都成為了支付的主體。

 畢竟,這玩意用起來是真方便。

 而且印刷精美,辨識度很高,一般人都只要用過幾次都能掌握到一些辨識真偽的特點。

 於是,短時間內,就已經席捲汴京內外,大有向周圍擴散的勢頭。

 梁從政伸手一摸袖子裡的交子,就知道這些大概都是二十貫一張的交子,約莫有十張上下的樣子。

 於是他讚賞的看了一眼曾布,然後就對曾布透露了一個秘密:“端明此番只是時運不濟,下次都堂有缺,就是端明回朝之日。”

 曾布聽完,當即道:“天恩浩蕩,某豈敢多想?”

 但他的臉,卻已經滿是紅暈。

 那把清涼傘,終於在向他招手,不枉他辛苦這麼多年。

 ……

 元祐元年三月丙子(十九日)。

 李常傑跪在地上,聽著來自升龍府的使者,宣讀著來自升龍府的詔書。

 半日失決裡隘,升龍府震怒,朝臣們更是瘋狂攻訐他。

 就連一直對他信賴有加的天子,這次似乎也出現了動搖。

 詔書裡的措辭,第一次出現了委婉的指責。

 聽完詔書,李常傑站起身來。

 奉命來宣讀詔命的內臣,小心翼翼的湊到他面前,低聲道:“太尉,陛下在朝中,也不好受。”

 “許多朝臣,都在說不如交出楊景通和那寫反詩之人,重金賄賂北朝,以求北朝退兵。”

 李常傑頓時怒了,他瞪著那內臣:“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