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胖A 作品

第七百七十九章 集團精簡

  劉焱對於激發企業內部的潛力,其實也沒什麼好辦法。

  畢竟,這是任何一家企業,發展到這個地步帶來的必然結果。

  創業開始的時候,就是草臺班子,各種制度都不正規,沒有條條框框,時時刻刻都考慮著如何更好的抓住機會發展,那個階段,應該是公司最具創造力的時期。

  比如,維創電子公司最初的發展速度,可不是每年百分之幾十的增長率,而直接是一年增長几十倍的快速發展。

  而到了現如今,維創電子公司,依然是一家相對高速成長的企業。

  但是發展速度已經不再是每年幾十倍,甚至都不可能做到每年增長几倍,而僅僅是一家只能做到每年增長超過30%的企業。

  可是這種增長速度,以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衡量,依然是一家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

  對此,劉焱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既可以維持增長速度,又可以維持內部的效率。

  最終,劉家只能考慮選擇巴菲特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以財務投資的方式,控制子公司,而集團公司人員越是精簡越好。

  當然了,不可能精簡到伯克希爾那樣整個集團核心人員只有幾十人,他們對於大量的子公司,常年也只管分紅和讀財務報表,但很少干涉子公司的運營。

  如果投資的公司做的不好,又沒法子讓其變好,那麼,就只能選擇賣掉這個子公司的股權。

  通過這種極簡的管理模式,讓伯克希爾可以控制幾十萬人,但因為基本上只進行監督和旁觀,就可以讓他們企業維持穩定的增長。

  當然了,劉焱不打算學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因為,伯克希爾投資的大部分公司,都是一些不需要改進技術的金融保險、食品飲料、壟斷性的能源和公共服務。

  大部分產品幾乎是一成不變,即使再過幾十年,也不需要投入多少研發,也不會有多大鉅變的行業。

  簡單說,就是那種3歲看到老,知道幾十年後依然大概率還是這樣,可能隨著全世界經濟增長,業務也會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