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聞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訝漁陽結怨恨

  江聞緊盯著畫面正中央的那人,兩眼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就連六丁神女進來阻攔的聲音,都被他自然而然地拋在了腦後。

  即便歷經風化,這巨幅繪畫的題跋年份依稀可見,卻寫著個十分陌生的年號——龍鳳。

  “你們來的剛好。據我所知以龍鳳為年號,千百年來唯有元末亳州稱帝的韓林兒。這座水榭規矩森嚴,宛然陵墓,難不成青石槨裡葬者的人,就是小明王韓林兒?”

  江聞轉過身,眼神中透露著濃到化不開的迷惑,“可為什麼這幅畫的背景,會是在嵩山五乳峰下?!”

  六丁神女面帶驚訝之色,其中的一人壓下了其他幾人的異議,儘量和氣地對著江聞低聲說道。

  “正如你所說,這就是本教小明王的棺槨墓穴。還請你速速離去!”

  江聞補充道:“果然如此。畫上寫的龍鳳元年,應該正是紅巾軍部將劉福通,迎接了十五歲的韓林兒。因明王出世、彌勒下降的說法,遂號稱小明王,建都亳州,改元龍鳳。”

  六丁神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正是如此。我教劉福通護法自睦州覆船山迎接了小明王為教主,韓教主在山上得明尊教赤天聖母天書,武功已窮究天人、法術可召神役鬼,故而小小年紀便折服教中眾人。”

  江聞隱隱覺得哪裡不對,但仍壓下了心裡的疑惑,繼續聽對方說著。

  慢慢地,六丁神女幾人嘰嘰喳喳地說起了小明王的事蹟,都是什麼昇仙山受仙法、演授奇門遁甲、化解中原武林群雄恩怨、大戰並驅逐元庭北僧,乃至於用計擊殺汝南潁川王察罕帖木兒,言語中滿是崇拜之意。

  江聞舉起油燈,湊近緊盯著壁畫之中的一個白衣少年,寥寥幾筆也勾勒出了不盡的意氣風發。如此萬眾簇擁中,很難將他和歷史上被沉江而死的庸碌傀儡聯繫在一起。

  江聞是一個很多心的人,不論國史家譜,歷來修史的慣例除了喜歡誣衊政敵、搞微言大義,還有美化君王、為尊者隱的習俗……

  看著六丁神女對壁畫中人崇拜不已的目光,那一刻江聞想了很多,甚至開始猜測他今天是不是誤鑽入了某個過氣幾百年,元代古董級偶像練習生的飯圈團伙了?

  “而這新教主上任後用兵連戰連捷,直至龍鳳三年,更是分兵三路北伐兵鋒直指大都。這密室中的壁畫所說之事,就是在北伐前,韓教主帶著紅陽教一干文武等,前去拜會嵩山古剎少林寺,化解前代方臘教主所結下的仇怨……”

  聽到這裡,江聞實在是忍不住了。原本他聽說的韓林兒只是一個擁立的傀儡,碌碌無為直到至正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將廖永忠沉溺於瓜洲江中。

  可六丁神女口中的,被這是哪個世界線的英明神武韓林兒啊,分明拿的是張無忌的劇本了吧?

  “這跟書上寫的好像不太一樣……”

  然而江聞話還沒說完,就被六丁神女搶先一步。

  “哼,那些都是朱重八那個叛徒的故意抹黑,修元史時還以‘妖人’侮蔑本教,著實不知廉恥!”

  江聞想了一下好像也是,明代修史為了自尊正朔,極力摒除朱元璋與龍鳳政權的上下級關係,幸好明代高岱的《鴻猷錄》、何喬遠的《名山藏》等私人著述中留下一些記錄,他們不約而同地盛讚:“林兒焚上都、據遼左、陷晉冀、擾關隴,使元兵疲於奔命。”

  但事實上,在朱元璋掃清中原決定北伐之前,對元朝打擊最為沉重的,絕然忽視不了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徐壽輝、張士誠這些各地義軍。

  譬如剛才所說小明王的三路北伐大軍。其中東路北伐軍距離元大都最近的時候,不過一百二十里的路程,中路軍更是打到了高麗,西路軍在陝西一帶一直堅持到了至正二十一年。

  雖然該政權政治上一事無成,但仍然給了元朝統治者以重大打擊,為最終覆滅元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實際上大明王朝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由龍鳳政權發展而來。

  “好好好,我吃你們的安利就是了,韓教主果然英明神武,在下的欽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隨著六丁神女們打開了某個奇怪開關,對方的態度倒是熱情了很多,可江聞的頭就一個頂兩個大,只想趕緊結束閒話,於是索性敷衍一下來轉移話題,“要不先給我介紹一下壁畫裡,這個拜會少林寺吧?你們為什麼特意畫下這個事情?”

  六丁神女果然上當,立馬帶著著崇拜之色對江聞說道:“這幅壁畫並非本教所繪,而是當初俞大猷橫掃少林寺時,在初祖庵大殿東側山牆內壁裡偶然見到……”

  “等一下!”

  江聞又忍不住出聲了,“這事還跟俞大猷少林寺觀武有關係嗎?莫非俞大猷也是你們白蓮教中人?這真的合理嗎?”

  六丁神女中最年幼的一人不忿的說道:“俞將軍出身泉郡,與我教關係自然匪淺。然而壁畫之事,乃是我教當時的紅陽護法唐順之一同觀武所見,隨後從少林寺求取回來,放入墓中……”

  江聞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與俞大猷同為抗倭名將,文武雙全的荊川先生唐順之,居然還是白蓮教的護法?她們是打算給自己構建出一個白蓮宇宙嗎?

  “少林當時抓走了劉福通護法,韓教主與他情同父子,便以武功討人。教主以武功折服諸僧,又暢談佛法義諦想要化解干戈,最終引出了少林寺後山的閉關高僧。雙方相約於嵩山塔林論道,你看畫中的山岩洞窟裡,是不是有三道人影浮現?”

  江聞仔細觀察,就在山寺初祖庵背後,五乳峰中峰頂下十餘米處正有一個天然的石洞,上書“達摩洞”三字。其中用宿墨勾勒,確實能分辨出些枯苔蒼茫的身影,然而形狀龐然黢黑、怪誕縹緲,根本不像是圖畫裡的衲衣僧人。

  “嗯,如果我充分發揮想象力,看上去確實有點像人!”

  六丁神女微微頷首:“畫中這一場比斗極為兇險,三位少林神僧據說閉關百年,佛學修為已經堪破了人我四相、武功更是無形無相、出手如電,以當時人才濟濟的明尊教中,竟無人能搠其鋒芒。”

  紗衣女子揮臂指向壁畫,場中另外有兩人。正和白衣俊秀的韓林兒一同出列,遙對著詭譎陰森的達摩洞。

  “這場賭鬥之兇險,幾乎耗盡了本教百年的氣運。韓教主以一人獨戰三名神僧,以九重聖火功在武學上壓陣,烈陽熊熊照耀。兩名護法則別出心裁,猜出天眼緣色,天耳緣聲,故此以身演法,才險勝一籌。”

  “畫中左側破衣爛衫之人,乃是我教陸地散人周顛。他當時以刀割開面皮、釃灑汙血,做出種種恐怖怪誕之狀,乃是以身演說佛門無常之意,顛倒之間大恐怖,隨後以刀剜心血流而死,這才使兩人微微蹙眉,雙目意動,破了三名神僧禪定天眼。”

  “畫中右側道士打扮之人,乃是我教鐵冠道人張中。他擅長太乙神數,當場觀雲望氣,推衍前後百年禍福,隨口所作歌謠直通命數,說出了「元殺漢,留一半。八牛奔,子孫竄,至此只有三人半,殺入外夷三百年。」的讖言。隨後在諸僧驚怖中口吐鮮血而死,破了五蘊皆空的天耳。”

  “眼見兩名護法殞命,小明王在痛心之下武功眼見是烈陽過熾,已經瀕臨走火入魔。然而他天資過人,絕境中再臻境地,聖火功由至剛生出至柔,忽然使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詭異武功,隨著新創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魔心漸受感應,突然間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