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前路何方

 十月六日,霜降。 

 秋風淒涼,北京城的落葉漸染金黃,昔日熙熙攘攘的長安街也顯得"寧靜"許多,只有維持生計的小販挑著扁擔,不知疲倦地叫賣著。 

 不那麼擁擠的街道上,工部主事陸澄源獨自彷徨,顯得心神不定。 

 自那次大朝會後,他便成了這副模樣,每天未到下班時間就離開衙門,上級看到也只是同情地搖頭。 

 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這位首先倡導"撥亂反正"的工部主事的仕途恐怕就此停滯。 

 天子對魏忠賢的庇護顯而易見,僅僅剝奪了他的所有官銜,一句交付錦衣衛南鎮撫司審查便草草收場。 

 儘管目前無人刁難工部主事陸澄源,但只要魏忠賢有機會東山再起,他必將面臨猛烈的風暴。 

 這樣的場景在天啟朝已上演過無數次。 

 "為什麼會這樣呢?" 

 "閹黨未倒,東林黨也未能復興..." 

 陸澄源眼神空洞,一邊揮舞著手臂,一邊喃喃自語。若非他身著的青色官服,恐怕已有人對他怒斥不止。 

 突然,一陣風吹來,直撲陸澄源的臉龐,讓他不由打了個冷戰,從恍惚中驚醒。 

 環顧四周,陸澄源猛地跺腳,急匆匆地趕往自己的府邸,步伐匆忙。 

 天子的態度耐人尋味,"九千歲"魏忠賢並未徹底失勢。如果不盡快辭職返鄉,等到他反撲之時,就是陸澄源命懸一線之際。 

 想到這裡,陸澄源迷茫的眼神變得堅定,腳下加快了速度。 

 ... 

 ... 

 在京師,像陸澄源這樣遞交辭呈的官員不在少數。皆因十日前的大朝會後,大明官場經歷了一場大地震。 

 大朝會結束後,風光無限的次輔施鳯來以年老體衰為由再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 

 這次,天子並未像以往那樣拖延,而是爽快地批准了這位閹黨核心的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