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東廠與錦衣衛

 隨著光陰流轉,北京城的熱鬧漸漸平息,各政府部門也開始忙碌起來,尤其是錦衣衛的田爾耕指揮使更是“勤勉不懈”。即使在京城動盪不安的時期,田爾耕這個天啟朝的風雲人物,依然一絲不苟地巡查南北鎮撫司,不敢有絲毫懈怠。 

 自從新帝登基以來,被百姓戲稱為“大兒田爾耕”的他,每日早出晚歸,要麼巡查各衛所,要麼訓練緹騎,甚至親自處理一些“冤獄”,讓人驚歎不已。近來,隨著朝廷中“閹黨”和“東林黨”的消逝,京城中開始流傳起恢復前任指揮使駱思恭職位的議論。 

 儘管錦衣衛內部都知道,那個在天啟朝倚仗“九千歲”胡作非為的“大兒田爾耕”恐怕已成“明日黃花”,但在皇帝未明示之前,田爾耕依舊是指揮使,所以眾人只能私下抱怨。 

 田爾耕出身“仕宦世家”,祖父是萬曆朝的兵部尚書田樂,他承襲了錦衣衛千戶的職位。因與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交好,他得到了魏忠賢的信任,於天啟四年接替駱思恭,執掌錦衣衛大權。然而,隨著先帝去世,新帝即位,田爾耕的日子越來越艱難。 

 特別是在最近的朝會上,“九千歲”被剝奪了東廠提督的職務,讓田爾耕心如刀絞。他也聽說了朝廷中要求恢復駱思恭職位的聲音,這讓他萌生退意。他明白,自己在錦衣衛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儘管過去幾年,他依靠魏忠賢的勢力在錦衣衛立足,但與駱思恭相比,仍顯得微不足道。駱思恭出身於錦衣衛世家,祖輩是嘉靖皇帝時期的舊臣,且他智勇雙全,曾在朝鮮戰場立下赫赫戰功,被萬曆皇帝視為心腹。 

 在錦衣衛中,許多人受益於駱思恭,許多人期待他重返京城。因此,田爾耕近期全身心投入錦衣衛事務,整理兵籍,甚至頂著天啟朝的餘威,清理勳貴府中的“佔用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