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遼東展望(下)

 乾清宮暖閣內,群臣屏息靜氣,不敢有絲毫聲響打破寧靜,只有粗重的呼吸聲和窗外刺骨的寒風交替迴盪。天啟元年,遼瀋相繼失守,遊擊將軍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帶領百餘名勇士深入敵後,收復兩千多里的沿海島嶼,取得了振奮人心的"鎮江大捷"。 

 待到天啟二年六月,袁可立接任登萊巡撫,隨即上書朝廷,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鎮守東江。自此,毛文龍率領軍民以皮島為基地,招納遼東難民,逐漸壯大成一支海上的精銳部隊。 

 初期,毛文龍和他的"東江軍"確實忠誠,與登萊巡撫袁可立緊密協作,牽制女真人,屢立戰功。然而,隨著實力的增強,毛文龍的野心也開始顯現,倚仗皮島遠離中央,不僅拒絕朝廷的"監軍",還對朝廷官員施加壓力,使東江軍成了他的私人武裝。 

 如今,偏安一隅的毛文龍和他領導的"東江軍"日益壯大,有了脫離控制的跡象,甚至萌生了成為"海上王者"的念頭。據後來的記載,毛文龍在天啟七年十一月,趁著皇位更替之際,首次派出使者秘密與大金的女真大汗皇太極議和。 

 戶部尚書畢自嚴一直關注著皇帝的神色,心中忐忑,沒想到深居宮中的天子對千里之外的遼東戰局竟如此熟悉,苦笑著說道:"陛下,東江毛文龍請求百萬糧餉……" 

 說完,畢自嚴苦澀地瞥了一眼旁邊的兵部尚書王在晉。自天啟二年六月毛文龍鎮守東江以來,他就對麾下的軍隊規模保密,拒絕朝廷從中央派遣能臣去核實軍冊。相反,東江軍的軍費逐年攀升,從天啟二年的五萬九千兩增加到天啟七年的三十三萬兩。 

 砰! 

 天子輕輕放下手中的奏摺,瓷杯在地板上碎裂,平靜的面容掠過一絲狠厲,他怒吼:“毛文龍,好大的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