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女真退軍(下)

 "馬總兵,今天錦州恐怕危險了。" 

 看著身後越來越“稀疏”的軍隊,一向“堅韌”的遼東巡撫終於抵擋不住四肢傳來的無力感,在親兵驚恐的目光中摔倒在地,對同樣面色凝重的馬世龍說。 

 "這些女真韃子,看來是非死即生了。" 

 聽到這話,聚集在畢自肅身邊的文武官員臉色蒼白,少數將領甚至差點握不住手中的武器。 

 馬世龍全身被鮮血浸透,還沒來得及反應,畢自肅又轉向滿懷疑慮的祖大壽:"祖總兵,如果錦州失守,請你帶領手下鐵騎突圍到錦州,命令城中將領出兵。" 

 女真韃子已經圍困錦州半個多月,無論體力還是狀態都不在最佳,再加上這兩天近乎瘋狂的攻城,他們也付出了嚴重的傷亡。 

 如果此刻寧遠出兵救援,一定能給虛弱的女真韃子沉重打擊,也許還能趁勢奪回錦州城。 

 只要“寧錦防線”不失,大明在遼東就能保有喘息之地,將女真部族牢牢封鎖在關外。 

 "督撫……" 

 即便是堅韌如祖大壽,聽到畢自肅那充滿殉國決心的話,也不禁嗓音顫抖,心中湧起一陣苦澀。 

 作為李成梁家族的後代,“將門世家”之首,他從小在軍中長大,遼東地區無人能比他的經驗豐富。 

 如今錦州城內物資耗盡,城頭的大炮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周圍全是女真大軍,他手下的鐵騎也無法施展拳腳。 

 種種因素下,錦州城已成為一座“死城”。 

 "卑職身為遼東副總兵,怎能棄城而逃。" 

 或許是受到畢自肅情緒的影響,或是為了保持最後的尊嚴,一向擁兵自重的祖大壽拒絕了遼東巡撫的“好意”,堅定地表示要與錦州共存亡。 

 畢自肅沒有回應他,而是轉向遠處沉默的山海關總兵馬世龍。 

 一旦錦州失守,他這個代天巡狩的地方大員固然要“以身殉國”,但這不意味著城中的軍民也要陪他一起“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