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議遼東〔上〕

 次日清晨,紫禁城中久違的消息傳出,內閣草擬的旨意要求兵部和吏部立即派遣能臣幹吏前往遼東核實戰果。雖然還不清楚天子具體會如何獎賞遼東的將士,但各種傳言已經開始流傳。有人猜測天子可能會再次開啟內帑,撥出一百萬兩白銀以犒勞遼東的士兵;也有人說朝廷有意對遼東將領們賜予“封爵”的賞賜;甚至有人提到天子可能封禪泰山,以此悼念在遼東犧牲的軍民。不過這種說法太過離奇,響應的人不多,特別是那些“內行人”對此嗤之以鼻。 

 關於泰山封禪的起源,歷來沒有定論,但普遍的看法是,早在華夏部落聯盟形成之初,就已經開始了泰山封禪的儀式,比如炎帝、黃帝以及一系列上古帝王都有泰山封禪的記載。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泰山封禪就像一場奢華的“典禮”,只有建立了千秋偉業的君主才有資格成為主角。 

 然而,當宋真宗趙恆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後,這個儀式的地位立刻一落千丈。 

 總之,原本略顯“沉悶”的京城瞬間沉浸在一片慶祝的氣氛中,民眾都為此歡呼雀躍。 

 ... 

 ... 

 正當市民們熱烈討論天子將如何獎賞遼東士兵時,乾清宮的暖閣里正在進行一場緊張激烈的軍事會議。 

 三位閣臣臉色通紅,彷彿剛剛經歷過一場激烈的爭執,兵部尚書王在晉和戶部尚書畢自嚴面對面站立,眉頭緊鎖。 

 在整個乾清宮暖閣中,只有坐在案牘後的天子顯得頗為冷靜,修長的手指無規律地敲打著奏摺,臉上的表情耐人尋味。 

 "各位大臣,關於錦州的賞賜之事,我們再議一議吧。" 

 看到眾人氣勢稍有緩和,神色如常的朱由檢輕輕咳嗽一聲,不置可否地說,聲音中聽不出喜怒。 

 即使他心中已有一定的準備,但他也沒想到朝中官員們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對遼東的賞賜問題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