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3章 軍制改革2


                 大帳之內聽聞這趙昰驚人之語,這明顯抬高了武官的地位,內職這些文官可就不幹了,紛紛亂作一團。

  陸秀夫站起來叉手說道:“官家,此事萬不可為。這兵制乃太祖所定,三百年來未變。為何今日突然要改了這祖制?”

  趙昰走到了陸秀夫面前問道:“我並沒有要改祖制,只是這將從中御,須任過武職之人。不然兵不識將,將不知兵這如何能打得贏?太祖當年立此兵制,所為何事左相可知?”

  陸秀夫沉著臉一語不發。

  趙昰又轉頭掃視了一遍在場的眾人問道:“爾等有知否?”

  在場之人頓時鴉雀無聲,面面相覷無一人敢應聲。

  “是啊,杯酒釋兵權。你們其實都知道,但是不敢說。”趙昰苦笑了一下,“那換一個問法。我大宋不可謂不富,兵甲不可謂不足,可為什麼一直打敗仗?”

  趙昰看了看江鉦,江鉦有點欲言又止,顯然他不方便說。

  趙昰又轉頭看了看陸秀夫,問道:“左相可能為我解惑?”

  陸秀夫長嘆一聲:“唉……無非是——將從中御、兵勢不合、以守代攻這三項。”

  趙昰笑了笑:“左相所言極是。這兵制在太祖而言是極好的,太祖原本就是不世的用兵奇才。而太宗開始已經初見弊端,就現在而言對於我來說毫無裨益。這朝廷還有什麼?只有這遠垂海外的彈丸之地,只有與我同生共死的諸位。這朝廷這天下,不是我趙昰一人的,是在座各位和無數百姓的。我難道還怕誰來篡位不成?若是在座誰願意坐這個位置,我可以讓出來,這皇帝交由他去做好了!”

  這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一個個起身作揖道:“官家言重,臣誠惶誠恐,臣忠於官家,萬無此等心思。”

  “我知道你們沒有這心思,所以這改制之事勢在必行。今日諸位都在,大家都可暢所欲言,為這光復河山出謀劃策。我若有講得不對的地方,皆可直言。”

  趙昰又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噤聲,“從今往後所募軍士只有軍兵一種,募兵身高下調至五尺五寸。既然這黥面刺字早已形容虛設,那從今往後這條律法便取消了吧。所有營副指揮使由從九品以上內職轉軍職任差遣,為營參謀。軍副都指揮使由舉人或各科及第出身的內職轉軍職充任,階官一律相應擢升,為軍中參謀之事。”

  這話一出,座下武將一片譁然,這不是又變成了以文御武了?以前最多就是文官下到軍,現在這還要任命到營一級更是剝奪了武將的權利。

  江鉦倒是無所謂的,他已經是得了廣南東西兩路節度使、殿前司都指揮使,左武大夫的橫行官階,可那些營指揮使就著急了。

  這一旦涉及切身利益了,林保也忍不住跳了出來:“這行伍之事,從九品內職任這營副指揮使可妥當?很多營指揮使都是無品階的校尉。”

  “你說錯了!”趙昰指著林保說道:“何來內職?既為軍中小使臣自然就是軍職。何況你身為武經郎未去臨川之時不也是下轄一營而已,這原有的營指揮使、準備將、正將以後立功皆可擢升為從九品小使臣,這拿著火槍火炮還怕沒有軍功嗎?做個大使臣、諸司正副使也並非難事。只要你屢立戰功,這橫行十三階未必沒有你林保的位置。”

  趙昰從桌後走了出來:“軍士不肯效力,募兵皆為流民。我朝南渡後,這軍士便成了一份活計,流民參軍無非是為了吃口飯,不知為何而戰。將領忙著回易(注:做買賣),這軍士自然也無暇訓練,食而無肉,衣不遮體。各部曲皆為將校私物,這結果就是有了那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