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233章 紡紗


                 此時的南宋朝廷按理說應該是要北上了,至少應該先回福州泉州。

  這臨安都打下來了,還留在這廣州作甚。

  王應麟、陸秀夫和謝枋得焦急萬分,都說時不我待,要早日迴歸臨安,重振天朝氣象。

  官復廣南東路安撫大使的凌震也巴不得這些人快走,這明明是他的地頭,江南都平定了還都留在此處不走,搞得自己像個花架子,什麼拳腳也施展不開。

  可趙昰一直拖拖拉拉不肯走,先說要等到平定安南再回臨安。

  一干大臣哪裡肯答應,紛紛指責趙昰本末倒置,為了一個莽荒彈丸之地棄江南故土於不顧。

  更何況平定安南那是左右江的江璆要做的事情,和他這個皇帝有什麼關係,難不成還要御駕親征不成?

  趙昰無奈只能退而求其次,說是要等到棉花成熟後,把織布的事情安排好,再直接從海上回臨安。

  趙昰其實主要還是嫌棄坐車又累又慢,坐船又怕還有颱風,想拖到農曆九月之後再走。

  可終究坐車太累這種理由也說不出口,只能隨便找個藉口搪塞。

  可陸秀夫、王應麟等還是糾纏不放,最後趙昰只能妥協。說十日之後坐船回臨安,一干大臣這才作罷。

  趙昰招來凌震,讓他在此管理民生,協助兵器所和船舶司。另外,在現香港維多利亞港修建水寨,以作扼守海面和躲避風浪之用。

  “回官家,這事恐怕難辦。”凌震答道:“臣在這熊州、香山、大奚山一帶與蒙韃遊鬥已久,官家所指之處的確有一深水港灣,也能避風浪。此處廣州疍戶船家皆知,可一直未有人在此興建房屋碼頭,乃事出有因。”

  “既然皆知此為良港為何不修建?”趙昰問道。

  “此處岸上皆是山嶺,平地已無多少。最重要的是,此處無水,這沒有水如何住得了人。”凌震指著地圖說道:“這一帶包括對面的朝廷暫住過的大奚山,鹽柵都沒有水源。所住居民皆是海上漂泊的疍戶,這一帶加起來也沒有五十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