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33章 科舉


                 在座的哪裡有省油的燈,這關於傷殘士卒的事情明明任何時候都可以提。江鉦今日特地在這小會上提,分明是早有預謀。

  這莫名其妙就弄出來個傷殘軍士安置監,級別不高卻是個獨立機構。且不說撈多少油水,便是這安排人手,統籌資金就是極大的權利。

  現在想要反對也很難下手,吏部和兵部都未曾設有尚書和侍郎。謝枋得雖然掌管戶部,可這畢竟是軍中之事。

  這些個傷殘士卒原本按舊制不過是劃撥一筆撫卹了事,可如今到處都缺人手,安排這些傷殘士卒一份差遣也是天經地義。

  此刻誰要站出來反對,便是和大宋這幾十萬將士為敵,如今這軍士地位提高,一干文臣內職也無人願意冒此大不韙。

  這江鉦好歹也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出身,今日裡卻一反常態不參與這選人與官吏的爭辯,顯然是私底下和趙昰達成了某種協議。

  眾人都用餘光看著江鉦,想從他臉上看出些端倪來,奈何這也是隻老甲魚,斷然是不會露出絲毫口風。

  陸秀夫還想為這士大夫階層爭取一下,便開口說道:“如今江山已定,單單這江南便已無多少良才可用。開春冰消雪融之後,官家還要北伐大都,這科舉之事當提上議程。”

  王應麟連忙附和,“不錯,這選拔人才乃是重中之重,望官家早些定下日子,以便昭告天下。”

  “當是如此。”一旁的工部尚書張北庭此刻也終於開了第一次口。“官家說不以詩賦取士,今年開科也可選些實幹之才。”

  陸秀夫點點頭,“如今,各地村學縣學亦未完備,這史鏡還未全面普及。今年開科我看還是依舊制為妥,只是取消詩賦科便是了。”

  “不可,如此一來便又走了老路。”

  趙昰根本不給陸秀夫說話的機會,“我在廣州便和左相說過,這科舉是要改的,那就從今年開始改。今年恩科由我親自出題,考政論、數學、史鏡三策,這佈告今日會後向各州府派送,六月十五在臨安開恩科,選取良才。”

  陸秀夫連忙反對,“這史鏡研習還未推廣開來,官家如此這般未免太過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