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38章 臨安小報


                 關於六月十五的科舉改制的佈告已經貼滿了各地州縣,那些曾經飽讀經卷的讀書人們開始擠在一堆謾罵。

  趙昰身為皇帝,他們自然是不敢罵的,於是乎都把責任推到了陸秀夫的身上。可是提名諱也怕有人跑去告官,平白挨一頓板子顯然是划不來的。

  陸秀夫的字便被人翻出來代指,直接罵君實顯然也風險頗大,於是根據口音便改成鈞石。至此陸秀夫便有了個六鈞石的花名,可有人依舊不解恨,便又改成了六斤屎。

  說是他一頓要吃十六斤豬肉,吃完就要拉六斤屎。獨斷專權把持朝政,架空趙昰,反對北伐與秦檜無異。長此以往這趙宋便要改姓了。

  各地士子的小團體,把各種杜撰出來的罪名全都扣在了陸秀夫的頭上,紛紛串聯說是絕不參加科舉,連解試都要抵制。

  讀書人要有讀書人的骨氣,什麼算學、史鏡這些學來何用?我等聖人子弟,難道還要和商賈一般學打算盤不成,士可忍孰不可忍!

  至於史鏡更是無稽之談。我等士子飽讀經卷,雖然比不上張子,可個個都肩負著開萬世太平的偉任,何須以史為鏡,當放眼於未來。

  話是如此說的,每個士子都宣稱絕不參加科舉,可朝廷緊急加印的《九章》和《史鏡》卻是一售而空。

  串聯好的士子們,一邊慷慨激昂地抵制科舉改革,一邊躲在家中埋頭苦學。

  朝廷下發的進奏院邸報這些人是看不到的,可士子們對於政論的重要性都是心知肚明,對於朝堂之上的消息便更為渴望。

  朝廷的邸報原本都是手抄版,此刻的活字印刷還未曾普及,雕版印刷顯然更不合算。有買自然就有賣,於是各州府都開始私下出售小報。(注)

  小報雖然不太可靠,但是有消息及時的優點,有許多官員甚至都購買小報,因為朝廷的邸報審批異常繁瑣,消息滯後嚴重。

  一個小地方的官員,收到邸報說是朝廷準備收復臨安,這時候可能扶桑都已經打完了。

  原本早就絕跡的小報突然又死灰復燃了起來,其中被人奉為信譽第一的小報,便是在臨安流傳出來的《內部參考》。

  對於這平白易懂的手抄報名字,一開始幾乎無人購買。這種名字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正經讀書人起的,但很快有人發現這個每月兩期的《內部參考》其中的內容要比所有的小報更為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