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49章 大宋金融


                 吳安持進奏說:檢校庫每月要給孤幼生活費,冬夏要給衣服,常年下去,庫存越來越少以至用盡,這樣就會支付不出,那麼就無法實施愛民善政了。如果投資於資本市場,則將用之不竭。

  吳安持請求神宗批准檢校庫放貸。

  若能放貸就可以收利息,這慈善事業就可以繼續做下去,朝廷也可以收穫點額外的利息,何樂而不為,所以當時宋神宗也就批准了。

  檢校庫把國民存儲、孤幼財產用來放貸收息,把一部分利息劃歸孤幼的本金中,從而保障了體恤遺孤政策的持續性。

  由此可見,北宋時期的借貸業已開始具備吸納各階層閒散資金的作用,有點當今銀行攬儲放貸的意思了。

  宋朝政府在檢校庫下設立抵當所,除了經營抵押貸款業務,也兼做一般的典當業務。在南宋後期,為了鼓勵民生朝廷還敕令抵當所向貧民開放免息貸款。

  因為抵當所的資金不足以應對,南宋日益發達的商業行為,特別是從事與海商大宗商品交易的需求。

  基層官員更令人驚歎的操作出現了,在1240年前後,抵當所推出了有息存款的業務。有息存款加上抵押貸款,再加上面對貧困農民的免息貸款。

  抵當所是不是看起來和國家銀行有些類似?

  趙昰對於宋朝金融體制的原本瞭解的就一個“交子”,如今聽得謝枋得這一番介紹不禁大為讚歎,這古人已經把自己想要做的都做了啊!

  “這吳安持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謝枋得搖搖頭,“才思是有的,可他低估了人心。”

  “此話怎講?”趙昰問道。

  “吳安持提倡的抵當所一經成立,地方各檢校所紛紛仿效。各州府都水監、軍器監、律學、武學、乃至國子監及駐軍等眼見有利可圖,紛紛將大量朝廷劃撥的資金糧餉投放到了抵當所,所以這抵當所便能迅速在全國鋪開。”

  “這些錢本來就是朝廷的,那國子監也投錢?”趙昰氣得臉都發白了“這群混賬,不都是以理學修持自身的嗎?這人慾之事為何搶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