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51章 只爭朝夕


                 “官家這未免也太操之過急,真的打下了大都,不就有錢了。到時候在僱傭民人,治水修城尤未晚矣。”謝枋得作為一個十三世紀的知識分子,斷然是不會贊同提前透支消費的事情,毫不猶豫地便拒絕了趙昰想要以國債推動金融行為,從而達到發行紙幣的辦法。

  趙昰是肯定要說服謝枋得的,這是他想了好幾天的辦法。“這有何不可?無非是把預期的錢財拿來先用罷了。這樣朝廷就有了一份用於安民的錢糧,中原僅存的民眾便能早日穩定。購買國債之人雖談不上收益頗豐,可也是有利可圖。朝廷、民眾、商人都是贏家,可謂三得利。”

  “治國如持家,舉債度日非智者所為。平定中原,重整山河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官家何故操切?此等不智之策是何人獻與官家的?”

  趙昰面色晦暗,明顯是生氣了,“怎地我最近做些事情,你們個個都說操切!”

  “江山社稷,千秋大業,如何就差這一年兩年?驅逐韃虜之後,扶桑的金銀送到,屆時再做計較毫無分別,還避免了舉債之舉。官家乃萬乘之軀,普天之下最尊貴之人,何必為了區區千萬貫而落人口舌。”

  “唉……”趙昰嘆氣道:“我所依仗不過你們幾個老臣,我等得起,你們呢?謝尚書就不想早日看到我大宋奪回這漢唐故土?不想早日看到我大宋子民人人溫飽?就不想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平定四海九州的話來?這些事情如何談得上操切二字?”

  這話一出,立刻刺激到謝枋得的神經,兵敗信州之後的謝枋得,三天餓九頓,一路乞討來到廣州,身體早就不入當年。

  更何況這時候的人壽命大多不長,如今做了這戶部的差遣,更是雜事繁重,能活多久根本沒有把握。

  自周以降,對所有的精英階層最高的評價無非是史書立傳。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生前身後名,說不想在有生之年輔佐帝王平定天下,立下不朽之功勳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