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352章 大宋的未來


                 謝枋得簡單地把事功派(功利派)的講求實施利民之術,主張兼重義利,治學經世致用,務實不務虛,反對理學家那些空談思想的核心理念說了一下。

  “官家年幼學識見識或有所缺,故行事更當慎思,不可盲聽與道,更不可輕信那些譁眾取寵之輩。”謝枋得單淡淡說道:“以程朱治身,以陳葉治民,經世致用,義利並舉或可建萬世之基業。”

  “多謝,謝尚書教我。”

  趙昰聽得臉皮發燙,這謝枋得前半段的意思就是說自己不學無術容易上當受騙。

  這一個理科生對於經濟民生社會構架肯定是想當然的居多,行事簡單粗暴追求目的性是在所難免,說是不學無術也是恰如其分。

  可更重的是所謂的譁眾取寵之輩就是趙昰自己,這太尷尬了。

  趙昰追著謝枋得又問了些永嘉(現溫州)學派的治世言論,覺得很合乎他以為的那種道德和利益相輔相成的進步意識,心中很是歡喜。

  謝枋得和趙昰談論了許久,最後被趙昰強留下用了晚飯才離去。

  送走了謝枋得的趙昰,立刻招來了何夢龍,把功利學派的事情和何夢龍說了一說,讓他回去研究一番,然後以這個為切入點去影響士子們的觀念。

  “操切,操切。”趙昰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我要是不操切,這光復了山河之後,怕是更難下手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但凡智力正常都知道家天下遲早要完,但是要進化成現代意識是很困難的事情。

  千年以降,把人區分為君子小人的那一套早就成了牢不可破的價值觀,民眾渾渾噩噩,只覺得自己生來便是如此。

  趙昰所在的這個年代,說不幸,是真的不幸。從趙匡胤兵變上位,開始忌憚武將,到趙光義‘燭光斧影’的進一步揚文抑武,這個國家的自保能力就註定如此了。

  從宋理宗堅持要讓傻子侄子繼承大統之後,這士大夫們人人便以天下為己任了,沒有一個合規合法的合議制度,就造成了某些人或派系的一家獨大。

  這個情況到了明朝更為嚴重,明朝的政治體系,從一開始就是註定要滅亡的。宦官、皇權、士大夫之間是無法調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