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91章 殿試


                 這陸秀夫知道趙昰沒有什麼學識,故意在這裡給趙昰挖了個坑。

  韓非子這一段說的重點不是趙昰想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原文一開始便是---

  【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為治,則是伊尹管仲無所用也,將聽民而已矣。】

  大概意思就是,現在不懂治國的人開口就是要得民心,如果得民心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那伊尹、管仲這些人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只要聽從民眾的意願就好了。

  原文比較長,總結的意思就是群眾的智慧是不足的,目光是短淺的,開民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些民眾就是要由君主來管束和治理。

  這些恰恰是在反駁趙昰上次提過的廣開民智。

  其他的不用看了,這一百多個合格能參加殿試的進士,肯定都是一個論調。

  好麼,這是上來就堵死了趙昰的路,那些高中的進士肯定是把這策論認定成了朝廷的意思。

  “唉,我不是陸相的對手。”趙昰嘆了口氣,身邊的姜達不敢搭話。

  “算了,算了,就這樣吧。開民智這種事情,沒有個幾十年辦不成。慢慢來吧,我也沒打算要如何,這陸相未免太小心眼了些,處處提防著我。”

  “你說這殿試策論的題目事關天下,我出個什麼好呢?”趙昰轉頭望向一旁柱子邊站立的姜達。

  “臣不敢妄言。”姜達額頭一片冷汗。

  “說說無妨,你我君臣二人的學識不相上下。”

  姜達一聽嚇了一跳,連忙叉手回答:“官家莫要拿臣打趣,臣不識得經書大義。臣只知道這天下乃是官家的天下,治國之策官家一人便足矣。何人殿試第一都是一樣的,這殿試的題目官家還是親自定奪的好。”

  “甚的胡話!”趙昰罵道:“這天下我一個人治理得了?在漠北燕雲征戰的文天祥、王其昌,在四川撫民的董忠,在瓊崖的李凱,在安南的南志友,扶桑的周超巖,以及朝堂上的陸相王相及各位大臣,甚至還有你姜達。不都是我選來治理這天下的麼?”

  “甚的這天下就是我的天下,芸芸眾生才是這天下之本。”

  “臣口拙。”姜達低頭輕聲說道:“可這天下依舊是官家的天下,官家所言便是金口玉律。若是有人慾效秦檜、賈似道,我必手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