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熊 作品

225 第 225 章 晁錯字謙卑號懂事……

 掃一眼朝堂上的可用之人, 劉瑞真想按下眉心,Cos宜修痛苦喊句:“剪秋,本宮的頭好痛啊!”。 

 作為一個初登大位, 練習時常不足兩年半的少年天子,劉瑞就算沒吃過豬肉那也見過豬跑,明白朝中必須有個捧哏配合皇帝的計劃。正如秦始皇有李斯, 漢景帝有晁錯, 漢武帝有張湯。 

 李世民那個開掛的六邊形戰士沒有參考價值, 而洪武大帝…… 

 算了,這位也沒參考價值。 

 要是劉瑞真能靠著破碗打下一片江山,別說是捧哏,就是別人拿了傳國玉璽也奈何不了他。 

 要是張湯今年四十出頭就好了。 

 畢竟能給皇帝當捧哏至少得是九卿之人。像張湯這樣秩比千石的長安市令在朝會上出頭純粹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至於文黨汲黯…… 

 算了, 這兩人都不是能當捧哏的存在。別看董仲舒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改了不少祖宗之物,但要像李斯晁錯版不計後果地迎合君上,估計董仲舒能就地辭官 

 董仲舒如此,歷史上比董仲舒名聲更好的文黨就更不會做小人之舉。 

 至於汲黯…… 

 呵!能把漢武帝罵得狗血淋頭卻得以善終的人,怎會去做君王的捧哏。 

 所以這個替上背鍋的活計只能交給法家子弟——畢竟在給君王背鍋上, 他們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 

 “一位皆是大漢的棟樑,豈能於朝堂之上開啟黨政之禍。”眼見晁錯炒熱氣氛, 並且還以一己之力逼退一三公之首,一九卿之臣後,劉瑞也是順勢下場, 各大五十大板道:“還不快速速歸位, 莫讓朝會變成九市之地。” 

 “諾。”陶青與晁錯就算再不服氣也得給維持秩序的君王一個面子。 

 晁錯倒好,畢竟沒被劈頭蓋臉地罵了頓。 

 而陶青就不同了,完全能從劉瑞的語氣看出他對晁錯的包庇, 所以這聲應承之“諾”裡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委屈,以及他被兩代帝王視作傀儡的委屈。 

 嘖!真是出了名的人菜癮大。 

 靠著好妹夫(張湯)而順利混上一官半職的宋子侯許九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真想對著低氣壓的陶青破口大罵——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乞丐碗前凡爾賽。 

 你個當丞相的有什麼可委屈的?啊!有什麼可委屈的? 

 如果不是你陶青足夠聽話(愚蠢),便於皇帝控制朝堂,就憑你那三腳貓的功夫別說是出任三公,連九卿之位都排不上號。 

 有這運道,你陶青居然還不滿足?趕緊拜拜阿父的墳頭吧!若非祖先顯靈,青煙直上,哪有你封侯拜相,一人之下的好日子。 

 不僅是羨慕嫉妒恨的許九在心裡罵個不停,就連一些資質中庸,混的不如陶青的勳貴之後也收起那份短暫的同情,開始嫌棄陶青是個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貨色。 

 哎!心疼一個混到丞相,當了半生三公九卿的人生贏家做什麼? 

 陶青就算今日之後名聲掃地,他也能靠三四十年的政治積累為後代鋪出青雲路,然後在上千戶的食邑供奉下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