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二十章 六百艘戰艦

而艦隊決戰的核心,還是那些戰列艦。

至於巡洋艦,這玩意在大楚帝國海軍裡,一部分配合戰列艦行動,充當外圍偵查、襲擊等次要作戰任務,還有一部分則是作為護衛艦隊的旗艦使用。

因此嚴格上來說,大楚帝國海軍的巡洋艦,按照作戰用途可以分為偵查巡洋艦,護衛艦領艦這兩種。

大楚帝國海軍的發展,是有脈絡的,是根據國內工業水平而持續進行的,而海軍的發展,勢必也會影響到大楚帝國的海外擴張活動。

南非殖民擴張活動後續能夠順利進行就要看大楚帝國海軍的蒸汽化計劃進行的怎麼樣了。

只要蒸汽化計劃順利進行,那麼大楚帝國海軍才能夠以輕微的代價殖民南非。

要不然的話,就只能動用老舊戰艦,和荷蘭人以及其他歐洲殖民者們來一場傳統的風帆戰艦之間的戰鬥了。

而這樣就算能打贏,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會是個小數目。

大楚帝國對外擴張的時候,可沒什麼需要付出慘烈代價的先例……殖民南非的時候,他們也不想要這種先例。

因此哪怕現在殺過去,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想到可能的巨大損失以及人員傷亡,帝國高層就停止了這種想法,還不如等幾年,等到海軍完整蒸汽化計劃,戰鬥力大幅度飆升後再去打。

然而真正的南非殖民擴張可以延後,但是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卻是要開始進行了,比如航線的探索,敲定適合登陸並殖民的港口,制定對荷蘭人以及其他歐洲殖民者的作戰計劃。

然後海軍那邊搞了一大堆計劃後發現……要打南非,就要先控制非洲東海岸,要想拿下非洲東海岸,就得先幹掉荷蘭人以及葡萄牙人以及其他一票歐洲殖民者。

要想幹掉這些歐洲殖民者,就得先把他們在印度的殖民地給奪取了,要不然你前腳橫跨印度洋跑去非洲,人家在印度半島上的艦隊可以就跑過去襲擊你補給線了。

最後搞來搞去,海軍發現要搞南非洲殖民的話,最好是先把印度半島給徹底控制下來,就算無法徹底控制,最好也好吧這些地方的歐洲殖民者給驅逐了。

如此才能夠把印度半島變成自家的後花園,不用擔心敵人的戰艦突然出現襲擊航路,甚至還能夠把印度半島這邊變成後勤補給供應地。

至於印度那邊的事,海軍一家也決定不了,還需要陸軍那邊配合才行。

於是乎,沒多久海軍就找到了陸軍那邊,商量著在印度半島搞點事,而陸軍那邊也在結束了和俄羅斯人的主要戰事後,攢了幾年錢,如今口袋裡已經有了點錢,就想著搞點事。

本來陸軍那邊還琢磨著是不是殺向烏拉爾山脈呢,如今聽海軍那邊說想要在印度半島搞事。

陸軍高層一琢磨,覺得這事還可以搞,雖然說過去印度需要海軍那邊運輸兵員以及物資,但是等他們登上印度半島後,後續打仗之類的事陸軍完全可以直接扔下海軍自己搞。

這樣功勞可不就有了。

至於海軍,還是讓他們當後勤運輸隊長去吧。

陸海軍方面敲定了合作意向後,這才開始在參務會議上提起印度攻略一事。

然後一票文官們先是態度非常明確的表示:你們軍方別指望我們出一個銅板的額外軍費,頂多就是效彷南洋擴張的例子,給軍方分潤一部分戰爭收入。

等陸海軍那邊捏著鼻子認下不要什麼額外軍費後,只要戰爭收入分成,文官們自然就沒啥意見了……拋開海外擴張,海外市場這些東西,只說戰爭本身。

這仗是軍方打的,傷亡也是軍方的那些丘八們,和他們文官老爺們沒關係。

打下來獲得的戰爭收入,他們文官還能白嫖大部分……這種好事他們文官群體一向來都是不會拒絕的。

過去二十幾年裡,大楚帝國的文官階層們在對外擴張戰爭這種事上,態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只要不讓我們掏錢,再讓我們拿走大部分戰爭收入,那麼我們就支持對外擴張!

這印度戰略一事,也符合文官們的一向態度,因此獲得文官們的支持也容易。

軍方對此文官們的態度也沒啥意見。

那些讀書讀傻的文官們,除了摳門外,其他方面還是很好說話的,在對外擴張上基本沒給他們軍方使過絆子,也會給予極大的配合。

至於戰爭收入,嚴格上來說這錢本來是要全部納入國庫之中的,這軍方能夠從中拿走一部分作為額外軍費,這已經是文武雙方過去二十多年來多次博弈的結果,都快形成傳統了。

文官們需要更多的市場,戰爭收入作為自己的政績。

武將們需要更多的戰爭,軍功來作為自己的晉升的階梯。

至於羅志學……這事其實本來就是他背後推動的。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高層也就正式通過了征服印度,並驅逐歐洲殖民者的決議。

當高層有了決議後,大楚帝國也就正式開始了對印度的戰爭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