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670章 郊天之禮

在不久之後,太子恆便將出鎮郢都,為吳國鎮壓故楚之地。

為了讓太子恆方便行事,慶忌特意命田穰苴、曾點,以及一眾能幹的公卿大夫,跟著太子恆前往郢都。

郢,也將作為吳國的陪都而存在。

此外,慶忌還從駐紮在金陵的常備軍當中,抽調三萬兵馬,跟隨太子恆一起奔赴郢都駐防。

太子恆的權力極大,負責節制南郡、南陽郡以及漢中郡(商於之地)。

慶忌的意圖何在?

自然是為了接下來的吳國參與中原大戰,做足充分的準備。

慶忌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十九年,即公元前495年,開春。

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這個時候,可謂是每個華夏國家君主祭祀后土的之時。

當然,按照文化習俗,或者是信仰的不同。

每個諸侯國所祭祀的神祇,也是有所不同的!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祭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這一日,慶忌早早的起床,在宮娥的伺候下,換上了一襲毳冕。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共五章。

開春之際,慶忌要祭祀的對象,既不是傳統的昊天上帝或者東皇太一,而是后土,以為國家祈福,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嗚——嗚——嗚——嗚——”

隨著雄渾肅穆的號角聲響起,在萬眾矚目之下,慶忌緩緩的一手握著龍淵劍,神情莊重的走向祭壇。

會場之外,數以萬計的黎庶早就翹首以盼,站在那裡一睹慶忌祭地的風采。

慶忌一步一頓的登上那高達五十九級的祭壇。

每上一級臺階,站在兩邊的宿衛都會單膝下跪,低著頭,以示敬重。

“鐺,鐺,鐺,鐺……”

在清脆悅耳而不失莊嚴的編鐘聲之中,慶忌終於登上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