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四百八一章 地震的前兆

    朱標在登州的日子是最開心的,他可以在登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去管在應天的時候,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朱標在登州的一天是很愜意的。

    早上朱標在自己的房間醒來,身邊基本上是一個人,朱標這個人不好女色。

    和女人比起來,他還是更加喜歡自己一個人,起來之後,先去洗把臉,這洗臉當然是自來水,跟著刷牙,牙膏,牙刷也已經在登州慢慢的普及了起來。

    

    朱標一直都是潮流得最先端,所以朱標當然早早的就用起了牙膏牙刷。

    有人一定會問,這古人對牙齒的保護很差,其實也不盡然,很早的時候,古代的人就已經出現了清水、藥水、茶水、鹽水等不同等級的去汙垢的方法來對口腔做清潔。先秦的時候人們除了早起要漱口,還開始在吃飯後也漱口。在宴會上有一種禮儀叫做“虛口”,就是開餐前用酒來漱口,這種高大上的方式還真不是普通人能夠消費得起的。當然那些土豪貴族們隨意。

    而平民百姓要想潔淨牙齒,還得另外一件工具——牙籤。

    在歷史學家看來,牙籤是人類最初使用的清潔口腔的用品。這自然和它的容易製作有關:不管是用金屬器件、還是木條、亦或是獸骨、魚刺,只要能摳出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就夠了。

    當然貴族們也會在這個方面進行攀比。金屬、象牙、凋木做成的牙籤,三國東吳時期的墓葬中出土過一件金屬牙籤。現在看來都是珍貴的藏品,在古代就是身份的象徵。

    沒錢的人家就只能用木片做成的牙籤來使用了。

    牙刷也不是朱榔獨創出來的,有一個成語叫做“晨嚼齒木”。在晚唐時期,人們會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這就可以用來清潔牙齒了。

    這種刷牙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佛教。在西晉時期翻譯的佛經就出現了菩薩拿著淨水瓶和楊枝梳齒的記錄。用完之後“口齒好香,方白齊平”。如果沒有楊柳枝,可以選擇槐木、桃木等。

    可惜的是齒木這種習慣從印度而來,在中國並沒有廣泛的流傳,大多數老百姓還是用手去摳牙縫來做清潔,而上層名流倒是喜歡這種,畢竟看上去要高大上的多。

    那麼牙刷在什麼時候出現呢?這確實有爭論。

    宋代《瑣碎記》中曾記載了一種用馬尾做成的“牙刷子”。日本高僧道元禪師在1220年來到中國訪問的時候,也見過僧人使用類似的馬尾製作的器物進行刷洗。而南宋的《嚴氏濟生方》中“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濃汁揩牙旬日數更,無一切齒疾”。這時候都出現早期的牙膏了。

    唐朝的時候,牙膏的製作和刷牙的方法已經開始輸出到日本和朝鮮地區,逐漸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很早就擁有製作牙刷清潔牙齒的方法,但這僅停留在貴族和士大夫階層。眾多的百姓並沒有形成刷牙的習慣。在1989年第一次全國愛牙日的數據調查中發現,接近70%的人不刷牙,山區偏遠地區接近90%。

    由於古代中國的牙刷多數在佛門之中使用,而且鬃毛刷過於硬,大小不齊,在使用方面舒適性較差。並且底層人民對於佛門法器的敬而遠之也讓牙刷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動力。

    好在朱榔現在已經開始推廣了起來,牙膏和牙刷的價格越來越平民化,希望可以在這個空間改變一下大明的底層人民的口腔為生程度。

    這邊朱標刷牙,洗漱結束,就要去蹲個廁所了。

    眾所周知,人食五穀雜糧,自然有“三急”,但是古代的廁所可不像現在這般方便乾淨。尤其是我們的祖先是由猿人進化而來,原始的習性不拘小節,也並無男女之分,有需要了,直接就地解決就可以了。

    但是隨著封建王朝的發展,身為九五之尊皇親貴胃,自然不能如此不雅,那生活在皇宮裡的身份尊貴的妃子們,又是如何上廁所的呢?

    其實在更早以前,古人上廁所更是簡單粗暴,隨地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