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七章 欲言又止

 到天啟十五年開始,大明兩京二十五省已經都佈置好了官學。

 就這個體量來說,按照能獨立寫信的標準,大明已經達到了16%左右的程度。

 只要達到了這個程度,那報紙發行就不再是朝廷和士紳之間的遊戲,而是朝廷和平民、士紳三者的遊戲了。

 說起來,報紙這樣的神器,對於統治者來說真真是個好東西!

 對於統治者來說,最難以容忍的便是底下的人串通一氣,導致自己的耳目被矇蔽。

 因此大部分統治者手裡都會有一隻諜報力量,從而保證皇帝對底下的情況有個比較真實的瞭解,像宋朝皇城司、明朝錦衣衛都是這樣。

 雖說朱由檢有了錦衣衛、可是有了報紙以後,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報紙最重要的責任,主要就是傳遞信息的作用。

 因此朱由檢在回到承運殿之後,他和王承恩、曹化淳他們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報紙。

 “殿下的意思,就是發行一款百姓能看的邸報對吧?”

 曹化淳的反應很靈敏,畢竟邸報這種玩意,漢人已經玩了兩千年,沒有人比漢人更懂,只不過苦於王朝人口太多無法推行罷了。

 “這報紙想要傳達其應有之義,便不能缺少這主筆之人,否則也無人會看,當然這主筆之人需得文壇之大家方可……”

 “孤意欲立國報局,國報局的主事由禮部員外郎倪元路擔任,主事由張懋才、李萬全擔任,司職報刊,編撰朝廷政策。”

 見朱由檢這麼說,作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的陸文昭則是帶著幾分擔憂,開口低聲道:

 “殿下,此舉措雖好,可是難免會被一些人所利用,若是落入奸人之手,怕是會引起大亂。”

 朱由檢微微一笑,他當然明白,如果報紙沒有控制好,所帶來的的後果將會非常嚴重,不過他已經做好了相關的舉措。

 “孤決意在國報局下設立核審司,負責全國之圖書出版以及報刊發行之責,日後所發行之報刊,需要在核審司登記造冊。”

 “對於其內容之審核亦由該司負責,司務就由你一起舉薦官員就行了。”

 朱由檢所說的舉薦,實際上就是讓陸文昭從監察司的錦衣衛裡選幾個不錯的官員罷了。

 陸文昭聽到後,當下也行禮道:“微臣遵旨。”

 “這報紙前面可以主要以朝廷的法令為主要內容,把孤頒佈的這些法令,一條條掰開了揉碎了,給大家細細說一說,然後朝廷內發生的一些大事也可以登記上去.......”

 “當然現在很多東西都不成熟,可每月一刊,日後酌行添加。”

 朱由檢不厭其煩地吩咐著,他可不希望這起頭一件事就給辦擰了,而且眼下這張報紙並非全部。

 將來還會逐漸放開新聞業,讓民間更多的報紙,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參與到其中來,這樣也能多幾條言路出來。

 “臣等知曉,只是還請殿下為此報賜下名字來。”

 “此報是給大明百姓看,就叫《大明報》便可、字多了百姓也未必記得住。”朱由檢隨口一說。

 畢竟對朱由檢而言,現在更多的是解決有無的問題,只有先有了一份通俗易懂的報紙,才能在普通老百姓當中傳播,就算老百姓不識字也沒關係,只要他們有孩子,他們上了官學的孩子就會讀寫給他們聽。

 嚴格來說,朱由檢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傳統儒家士林的話語權當中,撕開一道口子來。

 撕開了口子,將來也可以灌輸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進去,只要時間足夠長,那麼遲早有一天,民間的話語權也會被朱由檢給徹底握在手中。

 不過,報紙想要創辦,卻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事的。

 首先地方上的印刷場得收購,然後就是前期的準備工作。

 哪怕眼下大量新興官員湧入,朝廷的辦事效率不低,但不管怎麼來看,這時間也得一年左右。

 一年後,差不多也就是朱慈燃回京的時候,到時候朱慈烺六歲,朱由檢也可以帶著他們幾個兄弟姐妹外出走走,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散散心,休息休息。

 這麼想著,朱由檢也低頭處理起了奏疏,而與此同時,朱慈燃也踩著自行車抵達了雲南省臨安府,並且即將前往廣西太平府。

 “累死了,又熱……又曬……”

 “這明明是三月……為什麼這麼熱……”

 一處崎區的長坡上,朱慈燃和劉順兩人拼命的踩踏著單車,身後已經換了兩個體型健碩的錦衣衛。

 但即便是從小練武的錦衣衛,在面對踩踏自行車上坡這一點上,他們還是累得氣喘吁吁,不想開口說話。

 朱慈燃宛若死狗一般,精神恍忽的踩踏自行車,那湛藍萬里的天空中掛著一朵朵潔白的白雲,好似觸手可及般。

 如果是三個月前,朱慈燃剛到雲南的時候,他一定會停下來讚歎這風景和四季如春。

 然而眼下的他卻只想儘快踩過這個上坡,享受下坡時的綿綿涼風。

 好在雲南的坡高而不長,因此當一個長坡被他們翻越後,迎接而來的就是一個幾十裡的長下坡。

 四人都得到了休息,被涼風一吹,立馬精神了不少。

 “這雲南的風和太陽肯定不是一個爹生的。”

 朱慈燃把手放到車外,吹來的是熱風,放在車內陰影處,吹來的是涼風。

 感受著這種奇幻的現象,朱慈燃說話也越來越粗鄙。

 在他旁邊的劉順沒有這麼多話,但他也一直張望四周,然而四周除了綠水青山和一些喀斯特地貌的小山包,其它便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都好,就是人太少了……”

 劉順一句話,讓朱慈燃止不住的點了點頭。

 雲貴兩省是朱由檢的重點遷移對象,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山區實際上不適合人類生存。

 不管是開墾田地,還是建設交通和設立官學,在平原建設的成本都要比在山區便宜許多。

 因此,朱由檢對於雲貴的遷移,基本上是要求按照熟地發放每人十畝。

 如果當地的田地不足以讓當地的人口平分,那就遷移人口前往麓川、交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