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問題

“可是fgd很簡單,明年就能先把試驗做起來,也許登月就能用上。”

“成功了又怎麼樣?第一次登月能用嗎?還不是要等,那個時候前進號早就運行了。”

“……”

航發委的總部會有各院的專家輪流外派,和京城航天局的人一起共同決定某些事情或者進行常規探討,這種小會因為不涉及具體決策可以比較放鬆,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一場會開下來最終還是認為fgd對已經準備聯合運營的前進號空間站來說太雞肋,放棄。

會議結束,林炬、大佬、佘院士和幾個專家單獨留了下來,以及才從新遠飛過來的謝廖夫。

他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是空天飛機。

這是個雙方都在猶豫不決的項目。

現在,航天局馬上有新一代載人飛船+長征七號組合,新遠有h1作為主力人員往返運輸工具。

無論是哪種,每次飛行成本都在數千萬以上。

航天局目標中的空天飛機,是那種可以不拋棄任何東西,完完整整進入太空再返回,能夠把載人單次飛行成本壓到100萬以下的神器。

老騰雲不行,新騰雲也不行。

一旦需要火箭的參與,必然是高比衝的液氧液氫火箭,光燃料錢就不只這個數目,而且死重極大,大量儲存難度高。

對於臨近空間現在已經解決了,wCr09發動機設計相當優秀,能夠帶著百噸級空天飛機飛到5萬至6萬米高空,麻煩在於剩下的這一段。

要越過100k卡門線,進入200k,或者300、400k的低軌,需要長時間工作的液氧液氫發動機,這帶來的是難度與成本的極大上升。

單級入軌,這是自火箭誕生以來無數代航天人就在努力的方向,從火箭到空天飛機,一直都在探索,一直都沒有成功。

雖然新遠的xn90飛船可以憑藉究極黑科技的nApe實現,但成本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佘院士看了看林炬旁邊那個一樣年輕的面孔,心裡不免有些疑惑。

謝廖夫畢業沒多久就直接擔任副總裁,偏偏還是技術方面的人才,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管理還好,但技術,無論是什麼天才,都是需要沉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