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狗花 作品

78. 第 78 章 端得一副鮮花垂露、美人……

兗州的熱鬧與上京大不相同。




兗州在大宣邊境,又因著高麗與北方的草原部族都為大宣所屬,因此來往客商不少,多會在兗州城中居留停歇。




於是經年累月,兗州的風物也頗具異域風情。




方臨淵入城之後便下了馬來,一路朝著石浦巷而去。




剛入城中,便見街道上有不少身著高麗或草原服飾之人來往,偶有叮噹作響的駱駝從他身側經過,不少商鋪中還懸掛著草原特有的編織掛毯與犛牛頭骨。




石浦巷就在兗州城的主街寧皋街上。




此時天色漸晚,四下華燈初上,打眼看去,一片太平熱鬧。




方臨淵的目光卻靜靜地掃過周圍的商鋪和攤販。




多為異族人,所販售的大多都是布料、皮毛或用具之類,賣飲食的卻並不多見。路過的異族酒樓里人煙寥寥,推著車從旁側經過的、賣羊的小販,一頭羊一整日下來,也不過只賣掉了十之二三。




來往的人裡,商隊較多,想必大部分都是經此歇腳的。而過路的漢人百姓們,則不少都揹著簍、提著兜,仔細看去,大多行色匆匆。




若仔細看去,便知是剛領了糧草回來的。




方臨淵一路牽著馬匹,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心下也漸漸有了計較。




兗州收成不好,以致百姓貧弱是確有其事的。只是兗州為交通重鎮,又頻有商賈行客,因此商貿繁盛,經濟富庶,一時間顯不出其中的困厄。




想到這兒,方臨淵眉心微微一動。




既是客商密集的重鎮,按說不該會有饑荒才是。




高麗也種米麵,草原各部雖不事農桑,卻也多有牧民,每年光運往大宣的牛羊都不知凡幾。




城中的百姓大多也是靠著買賣為生,這樣強大的流通性和複雜的商貿種類,不該因著收成減少而使得糧價崩潰才是。




方臨淵眉目微沉,想著這個也該問一問趙璴。




這麼想著,他加快了步伐,朝著石浦巷而去。




卻沒想到,石浦巷竟是一片花街。




偌大一棟簾幔紛飛的花樓立在巷口,再往裡看去,便是一片春水旖旎的招牌與門扉。巷裡咿咿呀呀地唱著曲兒,不少衣著富貴的男子三五成群地來來往往,而朱樓繡院門前,也隱約能聽見鶯燕低語。




方臨淵的耳根有些燙。




趙璴怎麼選了這樣一處地方!




方臨淵四下張望了一番,卻並沒看見那副顯眼的金獸面具。




趙璴說的是街口吧?他再往裡走一點,只怕趙璴會找不到他。




這麼想著,方臨淵只好在街口處停了下來。




“小郎君一個人嗎?”就在這時,他身後傳來了一道嫵媚的聲音。




方臨淵回過頭去,便見是個輕紗飄曳的女子,看上去二三十歲,通身有股成熟得恰到好處的韻味,像是枝頭綻得豔麗的杜鵑。




正是身後花樓前迎客的媽媽。




她眉眼生得嬌豔,只上下打量了方臨淵一眼,眼神便能滴出水來了。




“呀,竟還牽了馬,小郎君是從外地來的?”她問道。




“自己來這兒玩嗎?若不認識路,不如跟姐姐上樓,我們樓裡的姑娘各個能歌善舞,隨小郎君挑選。”




方臨淵侷促地後退了一步。




他其實不大會應付這樣的人。




畢竟公事之外,他沒來過這樣的地方。




辦公事時,他手有聖旨,身後十來個衛兵跟著,令牌一掏,誰也不敢稍不謹慎,更別提像現在這樣,嬌笑著便來扯他的衣袖了。




方臨淵巋然不動,匆匆扯回了自己的衣袖,抬手僵硬地擺了擺:“不必,我在這兒等人。”




那女子似乎見多了這樣好奇卻生澀、彆扭地還要給自己找藉口的年輕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