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狗花 作品

112. 第 112 章 我愛你,沒有比這更清……

趙璴抱著方臨淵,感覺到了方臨淵攀上他肩背的手。




“這就好。”方臨淵回抱著他,說道。




他今日在雲臺殿中時已經聽說了。




趙璴今日一早是穿著翟衣前去崇德殿的,仍是以他五公主的身份。




方臨淵很為他高興。




他知道此舉既是為他母后的不平,也是為他父皇的惡舉,更多的,則是趙璴與他這些年蟄伏的和解。




他不在意,並未將它當做枷鎖,反將其穿成了與天一戰的盔甲。




只是方臨淵仍知道,用這樣的身份所面對的,是更加荊棘遍地的前路。




可趙璴做得很好。




他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亦感到懸了半日的心如釋重負。




可他沒有回答趙璴“想沒想他”這個問題。




很順利,那趙璴便可順理成章地承襲皇位,坐上高立雲端的那把椅子,更是完成他多年以來所謀的大事。




那麼……




想到賽罕隆起的腹部,方臨淵忽然有些羨慕她。




至少,能與自己的丈夫或妻子自然地孕育出後嗣,於他而言是一件奢求不得的事。




更何況,安平侯與五公主不需要,可大宣的皇上需要。




無論男女,血脈的承嗣,可避免虎視眈眈的覬覦,更能避免後繼無人的動盪。一家一室的震動尚且無妨,但方臨淵比誰都清楚,於國於朝而言,些微的不安震動,都是用鮮血與人命堆出來的。




他不能讓趙璴揹負這些。




想到這兒,方臨淵攀著趙璴後背的手抱得愈發緊了兩分。




以至於被他抱著的趙璴都開始低低地笑了。




“這樣擔心我?”他低沉的聲音在方臨淵耳邊響起。




方臨淵不知如何回答他,只好點頭。




惹得趙璴微微鬆開了他一些,低下頭來,專注地看向他。




人是可以有情愛的,但不該讓這情愛惹下業障,讓旁人跟著塗炭。




方臨淵看著趙璴,心下忽然生出了些沒來由的委屈。




偏生他們要站在這樣的位置上,受天下萬民供養,一舉一動都該為生民蒼生負責。




可趙璴又合該站上這個位置。




他為此做過那樣多的籌謀,受了那麼多災殃。他在黑暗與泥血中掙扎了太久,他那樣難得地存住一顆乾淨的心,該高高地站上去。




想到這兒,方臨淵在暗地裡咬牙,強令自己下定了決心。




“怎麼了?”趙璴難得見他盯著自己半天都不說話,垂眼仔細地打量著他的神情。




那雙黑眼睛水汪汪的,像是做了噩夢的小花鹿似的。




誰惹他了?




趙璴眉目微沉,正要細問,卻見方臨淵忽地抬手,環住了他的脖頸。




他吻了他。




趙璴甚至沒來得及閉眼睛,便見方臨淵眼睫一垂,閉上眼便毫不猶豫地吻住了他的嘴唇。




橫衝直撞的,像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有種不顧一切的坦誠。




趙璴哪裡受得了。




他像是被小鹿的角直頂到了心臟,熱騰騰的一顆跳動的心,連掙扎都不曾有,便完全地被那隻橫衝直撞的小動物帶走了。




……是想他了。




趙璴的嘴角忍不住地揚起,手也不由自主地收緊,一把將方臨淵牢牢裹住。




一時間,深而重的親吻難捨難分。




唇舌碰撞,呼吸勾纏。




兩人的喘息在親吻中越來越重,也愈加凌亂,沒了章法,卻又熱意翻湧。




鮮紅的唇脂,將一雙唇瓣都染得凌亂又荼蘼。




——




是日除夕,是該闔家團圓的日子。




吳興海所統領的私兵與東廠番子將皇城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條,那些身家清白而不近身伺候趙璴二人的宮女和內侍,查驗清楚之後便令其各司其職,宮中也照常、甚至雙倍派發了年節賞賜。




方臨淵也做主,給後宮裡的妃嬪們在重華殿辦了個家宴。




非唯宮中動亂,她們受到殃及,合該照顧一番。也是方臨淵考慮到不少宮妃與前朝的瓜葛,如今多事之秋,對他們多加安撫也是常事。




這事便交給松煙嬤嬤去操持了。




而趙璴,未過正午,他桌上便堆起了小山似的文書奏摺,看得方臨淵都覺頭痛。




今年朝堂本就不太平,再加上鴻佑帝急病、昨日又發了宮變,眼下朝野上一片亂麻。




因此好好一個除夕,趙璴片刻都沒能休息。




方臨淵便在一旁坐著看。




奏章文書上的事宜錯綜複雜,便是方臨淵疆場上運籌帷幄,面對這些庶務也看得頭痛了。




他沒說話,倒是趙璴先發現他眉頭皺得死緊。




年輕英俊的小將軍,坐在桌邊,認真出神地託著腮,利落的劍眉皺得死緊,看得人心疼。




趙璴抬手,在他眉心上揉了揉。




方臨淵被他嚇了一跳。




“怎麼?”




他正盯著奏摺上吏部官員缺失過眾的事務出神之際,額前忽然被趙璴按了一把。




他抬頭,就見趙璴正笑著看他。




“怎麼了?這麼發愁。”




趙璴看起來倒是神色輕鬆。




窗外眼看著天色便黑沉下來了。方臨淵直起腰背,微微嘆了口氣道:“我看到這些,都不知走到如今這一步,是好還是不好了。”




“嗯?”趙璴眉目中浮起不解。




“今年朝中本就事務繁雜,邊境又有突厥虎視眈眈。”方臨淵道。“若朝中的動亂暫時不能平定,只怕來年還要不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