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76章、怕他搞事,又怕他沒搞事


                 皇帝真正學習知識的場合,其實並非經筵,而是日講。

  經筵的形式意義,遠大於學習意義。

  文華殿中,皇帝御座之前放了一張御案。

  在這御案的前方几步處,是講案。

  朱厚熜到了文華殿中坐好之後,鴻臚寺的官員先把講義放到了御案上。

  “開始吧。”朱厚熜點了點頭,鳴贊官就開始通傳其他人進殿。

  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鴻臚寺卿……大半朝廷高官都在這。

  連暫署錦衣衛指揮使的駱安都來到了這裡。

  此刻,鳴贊官在朗聲宣告著經筵的流程,有份參與的人都已在御案前方的兩側站好。

  起居注官嚴嵩和劉龍準備就位了,黃錦這個內檔司掌司今天倒不用記什麼。

  正常來說,經筵上的皇帝也只是安靜聽講,不會涉任何其他政事。

  如果天子不莊重、不注重儀態,講官會立刻停止講經,嚴肅地問一句:“為人君者,可不敬哉?”

  理論上,皇帝在整個經筵過程裡只需要說一句話。

  那就是等經筵結束後,皇帝說一句:“先生吃酒”。

  然後就是賜宴了。

  所以厚照我堂哥不開經筵是有原因的。

  經筵,就是用非常繁瑣的禮儀、嚴肅莊重的氣氛、有如朝聖一般的學習內容,讓皇權表達對儒家、對禮法的敬重。

  它所傳遞的信號,可比是不是繼嗣敏感多了,這關係到天下讀書人去考慮跟著你有沒有肉吃。

  經筵講義是經過內閣審批的。

  兩個講官,站左邊的楊廷和負責講四書,站右邊的石珤負責講歷史。

  在他們兩人身旁,分別是楊慎與張璧這兩個展書官。

  楊廷和先開始,楊慎會負責展開書案上的講義,用銅尺壓平,以方便楊廷和使用。

  等楊廷和講完,他和楊慎會退回原位,換石珤和張璧上前。

  流程通報結束後,經筵正式開始。

  從朱厚熜到這裡,到其後的通傳入內陛見皇帝,再到隨後宣讀經筵流程,全程都很安靜,沒有一人開口說話、發出什麼不雅的聲音。

  漫長的經驗過程裡,誰要是沒有提前清理好腸胃給經筵增添了一些氣氛,那可就基本告別遠大前程了。

  經筵的嚴肅、神聖性一覽無餘。

  “臣今日為陛下進講的,是《中庸》二十七章的聖人之道。”

  第一個講官楊廷和上前開始了,楊慎早已為他翻開了講義壓平。

  他講的是“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從一句引申開,其後便是洋洋灑灑的近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