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楊廷 作品

第76章、怕他搞事,又怕他沒搞事

  楊廷和一直用洪亮而標準的官話講著,語速緩慢而莊重。

  他也同時觀察著皇帝的反應。

  懷揣不安心情觀察皇帝的,自然不止楊廷和一個。

  現在的嚴嵩對於皇帝的心情很複雜。

  之前在法統問題上那麼咄咄逼人的皇帝,今天在經筵上完全是個敬禮好學的少年天子。

  這些都還好,嚴嵩只是在內心裡糾結咆哮:說好的日講起居注官呢?我的日講呢?

  昨天之後,嚴嵩已經百分百確信:陛下能贏!

  有那一份沉著冷靜和大局觀,在第一次朝會這個最好的時機上展示過手腕、口才和氣魄之後又懂得收斂的皇帝,今後的朝堂必定只能圍繞在他左右。

  經筵開了,日講什麼時候開始?

  “……伏惟皇上以聖人之資,傳聖人之道,居行道之位,而操參天地贊化育之權,復隆古之太平,除異端之末學,正有望於今日之盛也。臣等不勝至願。”

  直到許久之後,楊廷和講到這裡就結束了,帶著點心裡的凜然行禮退回講案左邊。

  “謹受教。”朱厚熜只說了這麼一句。

  恢復遠古時的太平景象,摒除儒家或者說如今盛行的理學之外的異端末學。

  這就是楊廷和講這篇東西希望他做的。

  朱厚熜在聽,也只是在聽。

  石珤上前了,楊廷和安靜下來看著朱厚熜。

  就今天經筵的表現來看,皇帝……完美無缺。

  認真嚴肅的學習姿態!

  他竟然沒有搞事!

  一直到石珤也已經講完了,朱厚熜仍舊沒有搞事。

  既沒有中途不耐煩,也沒有開口問什麼。

  純純就是認真地被填鴨。

  “先生吃酒。”

  隨著這句話被說出,賜宴開始,正兒八經的經筵主要環節到這裡就結束了。

  皇帝已經起駕回宮,楊廷和與毛紀互望了一眼,又和梁儲、蔣冕等人交換了眼神。

  平靜得讓他們不適應。

  文華殿外左順門旁,其他翰林學士及官員們心裡有一點點小失落:皇帝今天沒有拔擢什麼人。

  朝堂重臣的小圈子之間,梁儲和善地笑起來:“陛下向學之心甚篤,這是好事。”

  看,賢明的名聲又多了一個證據。

  他與楊廷和等人交換的眼神裡還有一個意思:日精門之災,似乎就像沒發生過一樣,何等的定力?

  楊廷和心裡說不出來的感覺。

  皇帝遵守經筵的禮法束縛,就代表著遵守本朝所推崇的禮制系統。

  難道正如那邊朝會上說的,他非常清楚自己肩負著維護禮制、維護這上下位序中諸人榮華富貴的重任,所以並不是像正德皇帝那樣?

  當然,哪怕正德皇帝開始時也不會在經筵上表達什麼不滿,他只是事後針對某些人,後來乾脆不開經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