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111章 芯片雙子星

  這符合他對周大老闆的認知。

  稍做沉默,緩緩地說:“這會是一個大工程,國內不僅缺乏相關產業,更缺乏相關人才。我認為要分為三步走。”

  “你說!”

  “第一,讓李易男加入紫微星的技術委員會,並擔任紫微星研究院的副院長,協調和完善兩邊的技術協作。”

  “好!”

  這當然沒問題。

  雖然是改名了,但紫微星和愛斯達就是貨真價實的一家人。雖然不是一個集團公司,但屬於控股的關係。

  就像阿里和拆分後的螞蟻,從股權結構上看是兩家公司,可從管理體系中看,螞蟻依舊在阿里的組織體系內。

  沈向陽道:“第二,跟清華大學合作。我跟李易男談過了,他也去微電子所考察了。做芯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五年、十年能出結果就不錯了。國內缺少人才,那咱們就自己從零開始培養。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來設計專業課程。”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

  靠!

  又來佈置任務。

  這種事,肯定要周大老闆出面協調了,不僅要溝通好學校,還要跟中央和教育口的主管部門協商。

  在清華弄一個新專業,又是這種級別的高科技……少說也要投資幾十上百億,要邀請國內外最頂尖的教授,必須得靠國家力量來推動。

  沈向陽也知道這很有難度,說道:“如果開設不了本科專業,可以設碩士和博士專業。吸納計算機專業和集成電路專業的本科同學。”

  這就簡單多了。

  甚至都不用國家推動了,紫微星出點錢就能給辦了,周不器臉色好看了許多,輕輕點頭,“嗯,回頭就組織一個技術訪問團,去跟清華接洽。”

  沈向陽道:“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還是要去硅谷發展,在硅谷建立生物計算實驗室和Ai芯片實驗室。把那邊的研究成果拿回來,跟國內這邊的研究對接,也可以在教學中應用。”

  說白了,就是錢。

  普通的工程師只能做一些普通的技術崗,在科研實驗室裡工作都是頂尖工程師,也就是說這一類的實驗室人均薪水都很高。

  初步評估,一個硅谷的50-60人團隊的科研實驗室,每年的薪酬、福利開銷會達到4000萬-5000萬美元。

  此前,已經計劃好要在紫微星美國研究院建立四個實驗室了:認知計算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現在又多了生物計算實驗室和Ai芯片實驗室。

  每年為這個研究院的開支可能要達到3億美元。

  周不器對金錢數字什麼的已經麻木了,沒覺得2億美元和3億美元有多大差距。

  只要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捕獲住,那賺錢就會比搶銀行都快。

  這點研發經費根本不算什麼。

  人工智能,就是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波巨大的機會。

  要儘早入場。

  周不器大手一揮,“就這麼定了!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