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75章 烏氏倮

    雖然他說的都是事實,但羌瘣暴脾氣上來,當場就拋下話,請秦始皇讓他領兵,定能擒得匈奴單于、月氏王來。

    秦始皇卻道:“北地軍務,自然少不了老將軍,不過,在匈奴、月氏之前,還是先替朕將雞頭山以北的朐衍(quyan)戎掃滅罷。”

    朐衍,便是北地之外,後世寧夏一帶的部落。秦始皇雖然喜好急利,但歸根結底,依然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知道西拓要一步一步來。三年之內,先將國境與匈奴、月氏接壤再說。而對匈奴、月氏控弦十萬的實力,他亦早已知曉,所以之前才有先南後北的想法。

    皇帝又看向烏氏倮,讓他繼續說下去。

    仗著自己是對匈奴、月氏最瞭解的人,烏氏倮再接再厲,繼續道:

    “臣也曾說過,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野,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以是觀之,往來轉徒,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也。”

    “而中國之人不然,必立城郭,務田畝為業,到了河套、河西,以何為業?”

    “再者,臣曾去過河套、河西,最大的感觸便是……冷!”

    他抬起頭道:“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必須食肉而飲酪,並披上鳥獸的厚皮毛,方能禦寒。中國之人在春夏去還行,若在當地越冬,不能適應其水土,恐怕會十死三四……”

    “故臣以為,鞏固三郡,奪羌戎之地,開疆闢土無妨,但對匈奴、月氏用兵,則有待商洽。要擊滅兩國並不容易,奪取河西、河套後也難以駐守,屆時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反而不美。”

    說了一大通對匈奴、月氏用兵的困難後,烏氏倮亦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臣以為,可以用匈奴所缺的糧秣,月氏所缺的絲帛紅糖誘之,讓臣派商隊深入河西,遠涉流沙,尋找那難覓其宗的崑崙山。待找到西王母之邦後,商隊也掌握了河西交通險要,屆時再用兵不遲!”

    既然無法阻止,那就讓自己在這場西拓中有用武之地,這便是烏氏倮想到的唯一辦法……

    所以他偏向用商隊來解決問題,羌瘣則直接捋起袖子就想動武!

    但秦始皇卻未立刻做出決斷,烏氏倮和羌瘣爭論時,他一直在翻閱剛剛由謁者遞來的奏疏。

    奏疏來自隴西邊外,厚厚的一摞,並由黑夫、李信共同署名……

    待烏氏倮和羌瘣爭得口燥舌幹之際,秦始皇才道:”二卿所言各有道理,也無須爭論了,因為……”

    他舉起了三份奏疏,笑道:“朕的黑犬、白馬,為朕禱河之餘,也不忘擔憂國事啊。這三封奏疏,已將烏氏倮所擔憂的騎兵、戍守、禦寒三事,全部解決了!”

    烏氏倮和羌瘣面面相覷,在秦始皇允許下,他們得以分別閱讀三封奏疏。

    其中,二人得以一起看的是《屯田疏》,事關軍事機密,只讓羌瘣看的是《高鞍馬鐙疏》。

    而與外貿商業有關,只給烏氏倮閱讀的奏疏,叫做《鉸羊毛為衣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