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84章 北地

    ()        黑夫赴任前,聽說北地郡有回中道,交通便利,還一度竊喜。

    可等九月初,他到達涇水與泥水交匯的亭舍,卻發現,平坦的回中道是沿著涇水繼續往上游走的。他們一行人,卻要沿著泥水河,走一條小道北行,北地郡的郡府義渠城,尚在百餘里外……

    高原山區的道路,大多順著這些大大小小的河谷修建,而農田和村莊,也大多沿著這些河谷分佈。泥水一如其名:一石水、六鬥泥。時值深秋,徑流寬大,渾濁的河水奔騰而下,河岸不少地方的黃土被侵蝕剝落,有的地方,道路也塌陷下去,他們的行進十分艱難。

    且越是往北,地勢越高,這才算進入了真正的“黃土高原”——不過,跟黑夫印象中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貧瘠高原不同,空氣也更溼潤,較後世要宜居得多。這裡植被極其豐富,放目望去,至少一半的地方被枯黃的森林和草地覆蓋,一些分不清是華是戎的獵手在上面追逐鹿群。

    植被雖比後世多,但腳下的黃土,卻一如兩千年後般,厚重而夯實。而且溝壑縱橫,看似距離不遠的地方,卻極可能上下翻越多次,極大影響了速度。當地百姓困守於墚墚峁峁,也造就了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

    在沿途各縣休息時,每到一處,陳平照舊去市肆走了一圈,結果發現,泥陽當是最後一個以農耕為主的縣,繼續往北,不但粟價開始變高,眼前所見的景緻也大為不同……

    沿河仍然有農田,頭上扎著白幘的農夫收著地裡的芻稿。有時也會出現三三兩兩披著羊裘的牧民,手裡揮舞著鞭子,將黑山羊從黃土塬趕到河邊飲水吃草。

    有時候黑夫見他們扎著辮髮,騎馬嫻熟,以為是戎人,近了一問,卻自稱數十年前的秦人之後。有時候在小邑里瞧見一個椎髻右偏,穿一身右衽衣裳的,以為是秦人,一張口,卻能說流利的戎語……

    又行了一日,抵達一個建立在塬上,叫“北豳(bin)”的小邑時,黑夫更加吃驚了。

    “這就是周人遷豳前,所居之地?”

    黑夫有些難以置信,環顧四周,這裡真的是窮山惡水,到處都是灌木和土塬,土質也不好,如此貧瘠的地方,一把粟種撒下去,半年之後也收不上多少來,周人是如何生活的?

    陳平道:“我聽聞,夏之衰也,公劉的先祖不窋(ku)曾棄后稷之業,竄於戎狄之間,大概就是此處,我猜想,應是效仿戎狄之俗,在此畜牧狩獵為生吧?”

    周人在此與羌、戎雜處,成了一個小部落,又過了幾百年,在公劉帶領下才重新恢復農耕生活,建立城邦。

    黑夫暗道:“難怪姜尚這些個古羌豪酋拼命扶周反商,姬周與羌,經過幾百年相處,早就相互通婚混血,成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