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93章 大買賣

    所以,烏氏倮雖位比封君,卻也只是官府的狗,沒資格插手內地鹽業。

    內地不行,那塞外的鹽呢?烏氏倮其實已在暗中經營。

    北地郡的食鹽,主要仰仗位於長城外兩百里的“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陝西定邊縣之間),花馬池多鹽滷,水味苦,湖面晶瑩如鏡,全池白茫茫一片,每年能出產不少鹽,當地的昫衍戎以此立族。

    每年,烏氏的商隊會走兩個路線,西線是去往月氏湟中。東線,則是先到賀蘭山東麓的匈奴駐牧地,用中原貨物換取牛馬,再趕著牛馬,向東走到花馬池。馬背牛背駝滿當地青鹽,再東行至上郡,繼而南下到咸陽,咸陽不缺鹽,將牛馬處理後,剩下的馬,就拉著鹽回北地,獲利頗豐。

    這亦是烏氏倮不希望秦對匈奴、昫衍用兵的原因之一,他給秦始皇當了這麼多年的狗,還不清楚秦朝官府的尿性?到時肯定派官員直接入駐花馬池,搞朝廷專營那套。

    烏氏倮暗道:“巴寡婦清家原本有開發巴蜀井鹽之權,可自從寡婦清被遷至咸陽後,這一權利也被陛下收回了,巴蜀之鹽,全歸郡縣開採專營。”

    同行倒黴,烏氏倮在幸災樂禍之餘,未嘗沒有兔死狐悲之感。

    他能感覺到的,與掃平六國時,需要藉助烏氏、巴氏財力不同,一統天下後,秦始皇富有海內,不再需要他們這種豪商了。

    政策在收緊,官府尚未插足,留給兩家的盈利之業,可不多了。沒了鹽業後,巴寡婦清的兒子巴忠,只能加大僰僮的人口販賣,利用從滇、僰買來的奴隸,在蜀中的江陽、符關等地種植甘蔗,試圖效仿南郡安陸,製售紅糖。

    “但我家的出路,又在何處呢?”

    想到這,烏氏倮瞅了黑夫一眼,紅糖就是此子家鼓搗出來的,“糖夫人”之名,已在南方、咸陽為人所知,再加上他督造的“黑夫紙”,也已在許多郡縣流播,成了官府一個新財源。

    “難怪弟弟說黑夫若來經商,財富當不亞於烏氏。”

    他亦明白,今日陳平大談猗頓之事,不過是拋出一塊磚,歸根結底,還是要讓他清楚自己的處境,然後引出黑夫手中那枚“玉”。

    至此,烏氏倮已迫不及待想知道,黑夫所言“幾萬萬錢的大買賣”究竟是什麼!或許,真的能有什麼新奇的想法,能讓他家起死回生呢!

    烏氏倮也不要面子了,赫然起身,移席至黑夫面前,向他作揖。

    “老夫愚鈍,還望郡尉指教!”

    黑夫知道,陳平的表演結束,該輪到自己上場壓軸了。

    他嚥下了炙肉,笑道:“我所說的巨利買賣,有一遠一近,不知烏君想先聽哪個?”

    “遠。”烏氏倮不按套路出牌。

    既然如此,黑夫便先從遠的說起:

    “中原有句俗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烏君,這麼多年來,你難道就不好奇,賣給月氏、匈奴的那些絲帛,他們究竟是自己留著穿?還是繼續往西,用十倍的價格,賣給流沙另一邊的異域邦國?”

    秦始皇二十八年寅月(農曆一月)二十八日,在黑夫的喃喃敘述中,一條後世稱之為”絲糖之路“的貿易路線,出現在烏氏倮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