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99章 喜事

    ()        陳平在感慨匈奴之俗貴壯健,賤老弱的時候,遠在北地郡的黑夫,卻在做一件與之相反的事:修建秦朝第一所“敬老院”。

    這是黑夫和郡守趙亥合作搞出來的,趙亥把這當做政績,黑夫則將其當成鼓舞士氣,激勵士卒勇敢作戰的法子。

    秦始皇二十八年巳月中旬(農曆四月),北地已經入夏,陽光正暖,”敬老院“在義渠縣城西正式開張。這地方不大,將收容北地郡過去幾十年裡,因從軍、服役、戍邊而導致傷殘,且無人贍養的孤寡老卒。

    其實北地郡人口稀少,戶不過三萬,口不滿二十萬,其中秦人更只有一半,所以滿足這一條件的,也就二十來人……

    即便專門給他們修個院子,請庖廚、僕役來照顧,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黑夫還是十分重視此事,敬老院開張當日,他親自帶著挑選出來的三百良家子前來,讓他們為這些被從各縣找來,並不相信世上有這種好事的傷殘老卒又是挑水,又是劈柴,做足了姿態。

    老卒們這下總算相信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的確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群體。雖然受傷,但未得爵,事後想想,還不如戰死算了。回到家鄉後也失去了力田的能力,因為傷殘,更沒有誰願意將女兒嫁過來。

    “就像一株樹,突然一天砍光了枝葉,縱然不死,也只能苟活。”

    一個老卒激動地拍打著光禿禿的左腳說,他是二十年前,六國攻函谷關時,去服役禦敵受的傷,被飛速滾動的戰車長轂攪斷了一條腿,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但回來以後,他卻常常被人當做因為逃跑而被施以刖刑的奴隸,受盡了委屈……

    直到今日,他才覺得,當年的受傷殘疾,似乎還有一點價值。

    黑夫認真聽完每個老人的故事,拍著他們乾枯的手道:“老丈安心,敬老院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五保齊全,直到汝等善終!”

    他一直覺得,對於士兵,不可以將他們當立功的墊腳的累累白骨,更不是任由差遣,死了也無所謂的騾馬,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既然要慫恿他們的去作戰,就得做好善後工作。

    黑夫還給三百良家子,乃至於奉命來壘牆修屋的郡兵戍卒宣揚大秦的政策:

    ”《為吏之道》有言,身為秦吏,當除害興利,慈愛萬姓,無罪毋罪。孤寡窮困者,老弱獨傳者,殘疾癃病者,減免其徭役,嚴禁悍暴惡徒欺凌之,官府照顧其衣食飢寒。普通黔首尚且如此,何況這些曾為國出過出力,導致肢體傷殘的兵卒?“

    雖然秦律有時候很殘酷,但有時候也很溫存,這些看上去很”儒家“的事情,其實也是法家提倡的——不必等到漢代,法家早學會了在自己冷酷的內心外面,包裹一層人性的皮,商鞅那種視”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皆為六蝨的大實話,李斯等人可不會說。

    跟遊牧者相反,農耕文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季節、氣候、節令、種子、土壤、農具乃至耕作方式的掌握,年輕人遠不如他們,再加上不必時常遷徙,收穫也比較穩定,贍養父母,省吃儉用點,並非什麼難事。

    於是乎,敬老、孝悌,這竟然成了法家、儒家、黃老等諸子流派都認可的普世價值觀,哪怕是喜歡劍走偏鋒的墨家,也只希望世人”愛別人的父母如自己的父母,愛別人的兄弟如自己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