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513章 法今王

    ()        “陛下,儒生是讀書人,但讀書人不盡是儒生。儒乃百家之一,但百家不都是誦孔子而學儒。因幾個儒生誹謗妄言,便牽連天下所有學派,全面禁止私學,焚盡百家之語,這會不會有殃及池魚,牽連無辜之嫌?”

    聽到這番話後,李斯的眼睛眯了起來,他本是劍指王綰,但誰料,王綰老兒還呆愣在原地,卻是一向與他親近和善的黑夫先站了出來。

    “孺子啊孺子,裝了那麼久中庸,終於忍不住,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了麼?”

    看著黑夫在那侃侃而談,老丞相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

    今日李斯赫然出列,拋出了“焚書”的驚人之言,絕非心血來潮,而是醞釀已久。

    法家主政的秦橫掃天下,本該使延續百年的儒法之爭宣告終結,但秦始皇是一個實用至上的皇帝,沒有徹底摒棄儒家,反而招攬了不少文學儒士入咸陽為博士。

    儒法之爭的場地,從民間轉向朝堂,雖然每次都是法家完全吊打群儒,但這群人有王綰做靠山,每次都能安然無恙,下一次繼續空口白話地議論。

    這種明爭暗鬥,在泰山封禪時,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李斯只是略施小計,王綰和儒生博士們便全敗而歸,也徹底讓皇帝對他們失去了耐心……

    李斯知道,自己將這群人徹底打倒的機會來了!

    回想自己這數十年仕途,對李斯威脅最大的,既不是王綰,更不是葉騰,而是同出一門的韓非。

    對李斯,秦始皇只是將他當做一統天下,獨尊皇權的工具,升官籠絡,皆是出於此種目的。但對韓非,卻是出自內心的讚賞,甚至發出了“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的感慨,似乎韓非筆下的每個字,都是為秦始皇所寫。

    被韓非排擠取代的恐懼感油然而生,李斯利用韓非在上書中力主存韓這一致命傷,聯合姚賈,在秦始皇疑心最重時,先讓姚賈毀之,說韓非乃韓之諸公子,忠於韓國,絕不會助秦滅韓,如此天下大才,若讓他歸韓,恐怕會成為秦之大患,不如誅之!

    李斯又恰到好處地誇讚韓非,將他吹得天花亂墜,彷彿是管仲、商鞅再世,去秦則秦弱,就像當年商鞅離魏一樣。最後使秦始皇下了決心,既然得不到,就殺死他!

    等秦始皇后悔時,李斯已經快馬疾馳到雲陽,將韓非藥殺後,哭著收拾其屍了。

    除惡務盡,這一向是李丞相秉承的做人原則,這次也不例外。

    當然,他可不會將私心暴露得如此明顯,在皇帝眼裡,李斯此言,是為了實現皇帝自己的理念!

    過去,朝堂上有兩個人常簡在帝心,一是心思縝密的趙高,總能讓皇帝信任,常年擔任護衛,甚至有資格行璽事。第二個,就是李斯自己了。

    但李斯的段位,顯然比趙高略高一籌,他不揣摩皇帝喜好細節,而專注於大勢。秦始皇下一步想做什麼,他都能提前建言,廢封建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都是李斯將字放到皇帝目光瞥到的位置上,恭請陛下落子!

    這樣的臣子,誰不喜歡?簡直到了“內事不決問趙高,外事不決問李斯”的程度。

    李斯唯獨落了後著的,就是西拓之事,他本以為皇帝欲徵嶺南,將兒子李由安排到長沙郡,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反倒讓蒙恬、李信、黑夫三子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