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09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

    被這場試探性進攻嚇一大跳的不止是景丹、第七彪,還有對面的將領王常及其麾下將校。

    王常麾下兵卒數量較多,多達兩萬,一大原因就是,他參加了昆陽之戰,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一波肥!

    不止是收編了一大批投降的新軍,也因王常繳獲大量新軍甲冑,足以武裝全軍,綠林小渠帥望風而投,遂使得他實力暴漲。

    此番王常以五千兵守黃河岸邊,以防備河東竇融利用舟船之利襲擊後路,自將一萬大軍向西進發,前鋒與魏軍守卒發生了數次交戰。

    王常派去的的咳嗽打過昆陽之戰的精銳,士氣高昂,甲兵也精利,按理說仗打到這會,若是新軍,應經崩潰才對。可對面卻敗而不餒,反而頑強地與前鋒在山塬上纏鬥,看來魏軍將領頗知地利,明白這一戰的重點,在於誰能佔領高塬!

    得到回報,說第四次攻擊被擊退後,王常站在黃河與丘塬之間狹窄的道路上,恨恨地錘了一下空氣。

    “大意了,不曾想新舊函谷關之後,居然還有這等險地擋在華陰與渭口京師倉之前!”

    秦函谷關在弘農城以西,漢武帝時為了擴大“關中”的範圍,將舊關廢棄拆毀,往東移至新安--就是項羽坑秦卒的地方,基本卡在崤函之險的一頭一尾。

    故而王常入主弘農後,新關落入他手中,舊關已無城隘,加上黃河水位降低,南岸部分河道露出,大軍可以直接從河灘上西進,昔日的險隘只能眼巴巴看著。

    按理說天險已越,往前就暢通無阻了,然而景丹卻頗具眼光,也靠了第五倫在軍中推廣的“地形圖”,在選擇迎敵地點這種“小事”時,特地挑了華陰以東,一處名叫“潼水”的地方紮營布兵,構建了簡易的工事土垣,以阻綠林。

    王常是潁川人,不熟悉地勢,直到抵達跟前才暗覺不妙:黃河南下而東折,逶迤而流去,渭河自西而來,恰好在黃河拐彎的那個拐點處匯入黃河,將這一區域分割為三塊。而南北兩岸,則是華山和中條山,兩山夾河而立,將黃河約束在一個極其狹小的區域內。

    而在這個區域內,沒有山嶺的地方亦非坦途,而是佈滿了各種大小丘陵和高塬,高十丈到百丈不等,這種臺狀高地頂部較為平緩,且面積很大,但四壁往往因為河流沖刷而形成峭壁陡立的模樣,道路與河流就在塬間。

    景丹先前想在沿途的塬上設伏兵,在綠林一字長蛇進入狹窄道路時襲擊,被王常前哨發現並掃清,但景丹也不急,不主動出擊,而讓軍隊稍稍後退,王常就沒轍了。

    王常麾下帶來了當地人,這些農夫兼獵戶,常年在山塬裡謀生的土著哆哆嗦嗦給他講述了本地山溝的名字。

    王常這才摸清了敵人所在,他手下沒有製圖之才,渠帥們就蹲在地上圍成一圈,看王常用土塊來比喻雙方局勢。

    他將一個大土塊重重拍在一條小溝水畔:“樵夫說,這個塬叫做潼塬,北側緊靠黃河,河水直接緊貼著塬體而流。在大塬東側,是一條叫遠望溝的深溝,溝裡有流水,吾等前鋒便受阻於此。”

    “大塬西側也有一條深溝,名為禁溝,溝中也有潼水,東西兩側深溝沖刷之下,使得南塬東西峭壁陡立,難以登頂。”

    “而魏軍就駐紮在此塬之上!”

    “這塬南邊呢?”有渠帥才出口就後悔了,自己站起來看一眼就知道了,塬南側,就連著峻峭異常的華山餘脈,森林密佈,大軍難行,讓人望而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