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219章 天下利害

    到魏地就近多了啊!

    耿純支持第五倫回去一趟,竟是想請他,順便將茂陵耿氏也一併接了來。

    原來是藏著這麼一手!明面上,耿純還是滿心替第五倫著想:“如此,伯昭與其父亦要欠明公一個大人情,他還好辭別麼?”

    你們耿家人,都喜歡先欠人情,然後以身償還?

    耿純摸著自己身上的麻衣,有些沉痛地說道:“作為朋友,我素知伯魚愛護宗族,只願你不必如我一般,無時無刻都在後悔!”

    “而於公,此去關中,來回不過三月,明公卻能光明正大與新室割裂,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做大事了!”

    耿純的提議倒是不錯,但第五倫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戲肉,遂追問道:“伯山,你指的,是何大事?”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明公既然離棄新室,就不再是兗州牧、維新公了,總得有一個新的名分。”

    耿純道:“當今之世,既然非新,那自然是復漢了。”

    這句話讓第五倫心裡頓時一涼。

    耿伯山笑道:“我觀察天下形勢,復漢是大勢所趨,亦是鼓動士人百姓響應最便捷的法子。倘若赤眉早點舉旗擁立青、徐劉氏為帝,又豈會一分為三,各自離散?倒是南方綠林,搶先一步,團聚了各路豪傑,贏得天下矚目!”

    “等明公順利回到鄴城時,新軍與綠林,也將在南方決出勝負,不管誰贏,以我之見,明公都應該打出赤幟,起兵應漢!如此可避免與北方諸劉為敵。天下復安,則足以顯聲譽、保宗族,倘若亂世依舊,則可藉此名義圖謀進取兗州,威風遠暢!”

    ……

    耿純與第五倫把酒言歡後離開,第五倫看著空空如也的杯盞,久久沒有言語,只思量道:“馮衍如此也就罷了,不曾想,伯山亦是如此認為。”

    二人雖然一個力勸第五倫不要入關,另一個則支持他回去,但亦有很多共同點。

    皆以為新室將亡,這難道不是世人皆知麼?

    都認為第五倫應當以冀州魏地為根基,這也很對。

    雖然第五倫幾年前打算依靠宗族,在關中燒一把火,但那是沒得選時的不得已而為之。現在他在魏成之勢已大成,不管這一趟關中去是不去,最終都要回歸到魏地來。

    可唯獨最後一項,在談到更長遠的計劃時,二人又會陷入一個怪圈中。

    他們都覺得,人心思漢是大勢所趨,如果不選擇做大新忠良,就要去扶前漢已經倒掉的招牌。

    第五倫只暗暗感慨:王莽啊王莽,你能讓人心從十多年前普遍厭惡漢朝,希望劉家人早點滾下臺的局面,變成今日情形,真不愧是“安漢公”啊!

    他抬起頭,看向屏風之後:“丈人行,人都走了,出來吃酒罷。”

    原來,最早到的還是馬援,第五倫卻讓他在幕後聽著,勿要出聲。

    馬援早就憋不住了,出來後跪坐在第五倫對面,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第五倫問他:“如何?”

    馬援抬起眼睛看他:“若是關於是否奉詔入關領兵,伯魚心中恐怕早有計較,無非是想知道眾人作何想,何必故意問我?”

    “我問的是……”

    第五倫盯著馬援,這是他可以最大限度信任的人了,有長久的交情,也有姻親的羈絆,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妻子妊娠已久,兩個家族血脈的結晶就將降生。

    馬援甚至是第五倫第一次表明“大志”的人,雖然當初在賀蘭山前,第五倫的志向還猶抱琵琶半遮面,沒敢講得太清楚。

    可如今,決定他們這個小勢力未來分岔的路就在眼前,而馬援,乃是第五倫心目中的麾下第一大將,有些事,二人必須今夜分說明白!

    “文淵,你也以為,新室覆滅之後,漢家復辟,乃是未來唯一的一條路,是天下之利麼?”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