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530章 細線

    他很認可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漢武帝多傲啊,仗著帝國鼎盛,對著萬里之外的大宛兩次遠征,瘋狂輸出,以出征將士十不存一為代價,換回了大宛名義上的臣服,卻差點把一個強盛帝國給拖垮了,漢朝在西域戰略大收縮,四十年戰爭差點白打了。

    王莽也多傲慢啊,自以為五百年一出的聖天子,看不起周邊四夷,以天朝上國的態度喊打喊殺,結果處處碰壁,成功打破了“一漢敵五胡”的神話,最後尷尬收場。當年他代漢時百邦來朝,如今第五倫從新莽手裡繼承的屬國,竟是一個沒有。

    帝國看似強大,實則脆弱無比,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大力量,在遠方投放了太多精力,這也要佔,那也要取,慾壑難填,最終只會精力耗盡,落不到好結果。

    第五倫繼續道:“昨日王翁與我說,之所以開西海郡,擊西域,除了湊齊四海祥瑞外,是為了取其地,以容中原多餘之民,加以拓殖,最終以夏變夷,這想法倒是不錯……”

    王莽雖然是大儒,但思路卻頗為清奇,和一貫不喜歡對外擴張,耗費國力的漢儒不同,王莽覺得,漢朝時能將新秦中、河西從荒蕪變為膏腴之地,那放之西海、西域也應該行啊!

    豈料第五倫卻道:“但四夷之地數倍、十倍之於中國,若是分不清方向,胡亂征伐,實乃南轅北轍。”

    說著,他令人將一副新制作的天下輿圖擺放在案几上,上面不止有魏國控制的州郡,連成家、吳漢也包括在內。

    第五倫提起筆來,在幽州上谷郡以北與烏桓交界的漢長城處落了一點。

    而後,又在公孫述成家政權控制下的益州郡永昌縣(今保山)又落一點。

    隨著兩個點被第五倫連成線,天下就此被一分為二:漢朝、新朝的大多數州郡在線內,但幷州、涼州許多邊郡,以及王莽心心念唸的西域、西海(青海),卻在線外了。

    第五倫道:“往後就算我要學一學王翁,拓殖四夷,以夏變夷,也只可用於此線東南。至於此線西北之地,除了幷州、涼州作為邊郡蔽扞之用外,其餘則不可貪一時虛名,貿然取之,必須慎之又慎。”

    “只因此線東南,每年降雨水約合二尺半,適合農作五穀,此線西北,若無溝渠水利,則五穀難活,更別談長久。”

    王莽頓時就震驚了,他在位時也對天象頗為關注,一點變化就覺得是天意,若真如此,他怎麼不清楚?第五倫的天官何許人也,每年降水多少怎麼算出來的?

    “汝何以知曉?”王莽追問第五倫,莫非是有高人相助?

    第五倫卻哈哈大笑:“我就是知道!”

    這條線,其實是400毫米等降水線,基本區分了農牧分界,幾千年間根據氣候大週期或有變動,但也出入不大。王莽執政時期乃是氣候變化的節點,如今這條線,已經從秦皇漢武時的陰山一帶,在往南慢慢退縮,這是人力絕對無法阻止的事,管你官府投入再大,移民再多,離開了河流兩岸,莊稼該死還是會死。

    而這條線,也是人口分界線,第五倫讓人算了算王莽主政時最後一次人口普查的數量。然後絕望地發現,這條線一如鐵幕般,限定了其左右的人口,線東南集中了90%以上的人丁,線以西的涼州幷州外加西域、諸羌統統湊一起,儘管土地廣袤,然而依然被東部全面碾壓。

    “這便是規則,人力決難改變。”

    彷彿開了天眼的第五倫,嘆息著對王莽說道:“王翁不懂這規則,胡亂開拓,就算初衷是好的,最終也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第五倫看來,西北之地當然要“自古以來”,其於中原而言,政治、軍事意義很重要。但對邁入近代前的脆弱農業國來說,單純就經濟而言,在此線西北的州郡越多,朝廷的負資產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