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530章 細線

    就算移民在西海、西域暫時站住了腳,只要朝廷無窮無盡的投入一斷,或者氣候週期一變化,移民要麼羌化胡化,要麼跑個精光。

    故而,第五倫打算留著幷州、隴右御羌胡,再維持河西四郡這條長長臍帶,與西方世界保持最低限度的交流即可。有了他這穿越者,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絲路上那點低效的文明交流,似乎也沒那麼迫切了。

    批評完王莽錯誤的路線,第五倫又敲著那條線東南方道:“我要是王翁,當初就不該用兵西北,而應開發南方。”

    如今的南方,尤其是交州、荊南,和西北一樣荒蠻,不適合人居住,那裡有桀驁不馴的蠻夷,炎熱的氣候,叢林中橫行的蛇蟲猛獸,令人談之色變的瘴氣惡疾,沿海更有難以捉摸的颱風……想要開發得像吳郡、會稽一樣富饒,可能要花幾百年,死幾十萬、上百萬人。

    但和西北不同,第五倫知道,對南方的投入,在篳路藍縷後,是能得到持久回報的。

    第五倫前世就是南方人,對南方有痴情的迷戀和無法言說的信任。他的王朝,若能把南方開發成小中原,將中國的蛋糕擴大一倍,就算壽終正寢,也完成歷史使命了!

    收起心中的遙遠遐想,第五倫道:“故王翁感興趣的西海、西域,休說派遣大軍徵取,就算彼輩自己送上門,請求朝廷駐軍設郡縣,數十年內,我也只接受臣服,令一二使者往來,卻絕不會派去一兵一卒!”

    “同樣,公孫述、劉秀指望我滿足於北方,讓彼輩在南方從容割據?此乃痴心妄想!”

    這一席話,讓王莽想要嘲笑第五倫如鹽鐵諸儒那般鼠目寸光都無從下嘴,細思入關後所見種種,第五倫的施政,似乎都與自己的改制有相似的初衷,但卻又在手段上大為不同,最讓他難受的是,第五倫總是能成功。

    而這拓殖方向的選擇,又是與王莽截然相反,可在這點上,王莽此生大概是看不到結果了……

    “狂妄。”

    “臆想!”

    第五倫表現出這種全知全能的做派,讓王莽很不舒服,尤其是,讓他想起了劉歆臨終時的那番話。

    “五百年一出的聖人、王者,不是你王巨君。”

    “而是第五倫!”

    這是王莽萬萬不肯承認的事,只覺得那是劉歆老糊塗了,但相處日久後,王莽在第五倫身上,似乎還真看到了點天授的影子……

    但王莽很快就顧不上此事了,隨著御駕抵達灞橋,在這座熟悉又陌生的橋樑對面,迎面而來的,是一個龐大的“請願團”。

    黑壓壓的人群拜於灞橋以西,他們中,有高冠儒服的六經博士,也有劍服武冠的豪俠,更多的,則是來自關中各郡縣的鄉紳三老,在熱烈歡迎魏皇陛下回京的同時,眾人也用吶喊,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魏皇陛下,王莽有大惡於京兆之民,政令日變,官名月易,貨幣歲改,吏民昏亂,使商旅窮窘,號泣市道。設為六管,增重賦斂,刻剝百姓,工匠飢死,長安皆臭。為其所害者,何止數十百萬!”

    “吾等雖蒙魏皇起兵,救於水火之中,然無一日敢忘王莽之惡。如今老賊詐死就擒,消息傳來,長安人人皆恨不能生食其肉。”

    “今集三輔百姓之願,上萬民書,望聖天子早誅此國賊,為百姓出氣啊!”